蔡拥慧
湖北省阳新县教育科学院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数学是一门最为基础的教学学科,同样也是学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重要学科。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政策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持续深化和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也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和明确的教学要求,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形式和“题海战术”学习方法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这就需要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想,将教学重点从关注学生成绩上转向到培养学生能力上。而探究能力作为初中数学综合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便成为了当今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基于此,本文将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兴趣;提供探究条件,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创新教学方法,挖掘学生探究潜力三个方面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能力 培养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问题是促使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但由于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其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而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智水平仍处于培养阶段,其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会受到年龄特征的限制和制约,从而导致大部分初中生对数字的敏感度较低,缺少一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不仅影响着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还严重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时,首先就应该将培养学生探究兴趣放在第一位,合理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针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心理,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具体的问题情境,从而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问题情境的诱导下,主动的发现和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性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军事记录片中军人常用的“跳眼法”测距离的视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军人可以用这种方法测出距离?”的问题,设置教学悬念,导入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探索和思考当中去。然后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本的定理后,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探究“跳眼法”背后的奥秘。通过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导入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和调动,课堂集中度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以便于教师更好的在课堂中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提供探究条件,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探究热情和探究兴趣仅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基础,初中数学教师若想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形成正确规范的探究能力,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究条件,也就是说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定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去,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探究意识,从而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提供坚实保障基础。
首先是物质条件,虽然数学是一门偏向理论性的学科,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够仅依靠理论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是要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探究活动,并要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从而有效的提高初中数学探究性活动的教学效果;其次,是时空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形成探究学习能力是一件长期的教学工作,青少年学生会受到年龄特征的限制,其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探究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探究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探索能力。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便可在学生学习基本的定理知识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充分利用自己的数学工具,如,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等,在小组中分别探讨勾股定理在普通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准确性,从而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完成一次探究性学习,进而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印象,让学生通过这次探究性学习形成一定的探究意识和严谨的数学思想。
三、创新教学方法,挖掘学生探究潜力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潜能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入手,根据学生实际的发展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新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更多的探究方法,从而有效的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几何证明题的解法”时,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灵活的运用正向思维、逆向思维以及正逆结合综合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去探究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找到解题突破口,从而在强化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或者,在学习“随机事件与概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具像化的事物来探究数学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便会在无意间受到教师的影响,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积极创新探究方法,提高自身的探究学习能力。
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项长久且艰巨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活动,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初中数学的探究式教学实现综合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俊华.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南北桥,2019,(7):139.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39.
[2]高艳平.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J].关爱明天,2016,(3):318-319. 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6.03.580.
[3]孙贵英.新课标下初中生数学反思素养培养的探究[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7):121-122.
[4]袁玉芹.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 ,000 (001 ):39.
[5]王殿华.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4,(1):155-155. DOI:10.3969/j.issn.1009-5349.2014.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