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革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一中
【摘要】作为初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数学课程具有内容冗杂,教学过程烦琐的特点,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早期阶段,身心等方面的发展相对来说并不成熟,接受困难知识的能力较弱,因此很容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当前很多数学教育教学的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背景下,微课逐渐开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起来.由于微课具有碎片化、主题式等特点,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所接受,深受初中师生的欢迎.微课融入初中数学课堂后,有效地简化了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较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保证了课堂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中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老师就要不断地提升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思路,让初中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这门学科。微课是对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富有声效与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听到和看到形象化的知识领域,不仅仅是对学生听力和观察力的考核,更是对学生想象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养成教育过程。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微课的形式,让微课成为教学的基本助力,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1.一对一教学难以实现
可想而知,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绝不在少数,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的展开过程中,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之间难免会形成一定的差距,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也不可能和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这样就会使教师无法从根本上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1],也无法及时帮助其解決困难,只有通过日常的作业和考试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这往往会比较片面化。久而久之,教师只是一味进行盲目的授课,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是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的。此外,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基本上也是在统一的情况下进行,结合多数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讲解,这样也会忽视一部分群体。这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
2.学生的基础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会使用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就会让学生变得比较被动,对知识的接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通常会进行统一授课,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的数学基础不同,这样的授课方式只会让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变得越来越大,对于基础较好且理解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也许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会使其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样也无法提升教学质量,而且对于部分学生来讲,也并非一件好事,长此以往,可能会使其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厌恶感,就更加难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课前预设
初中数学工作开始前,教师及时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任务,利用微课技术将相关信息发布到群内,给予学生自主预习的时间,并让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得以全面展现,学生也会根据视频内容进行自主训练,自行暂停或者是分析问题,思考准确答案。就以“乘方”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将折纸视频发送给学生,学生在家里就能预习,甚至是自行动手操作,接着根据视频中提出的问题,简单完成一些训练题,自主解答后观看视频中是否和自己的相同。最后,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课前预习视频存在的意义,从“做”的层面积累知识,选择恰当的时机自主思考。
同时,家长也可以主动参与在其中,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电子设备,方便学生观看;另一方面,及时监督和引导,分析学生的预习行为,发现不良行为时要及时纠正与完善,并为学生课上的有效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知识点的课后巩固
其实对于知识的记忆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讲解是否生动形象有趣,更在于学生课后是否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要知道,再聪明的人都需要反复地学习,反复地记忆,才能将知识点发挥到极致。如果说微课在课前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那么在课后教师所扮演的就是一个“加固堤坝”的角色。只有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学生课后通过观看微课复习相结合,才能将讲解的知识点牢记于心。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微课观看作业的时候,也要注意在微课中对学生易错易遗忘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强调,可以搭配上相应的一些高频数学考题,这样学生有了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能对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检测,教师也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的疑难点,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可以有所准备,更好地跟进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知识的高效吸收。
(三)微课在习题讲解中的运用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中的习题讲解仍然是重要的内容。但是,与课程内容枯燥相比,由于它们内容无聊且彼此不同,因此使用微课非常有效果。通常,传统的教师使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速度,但是这种模式不再满足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毫无疑问,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是因为在新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于加强旧知识,转移方法和扩大新知识。此外,微课可以为实现教学发展目标做出贡献。课堂上使用微课程不仅有助于教师巩固知识,微课的小巧,丰富和功能特别适用于教师数学解决方案和扩展新知识。因此,在这一学科使用微型课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另外,微课不仅可以是教师在习题课上使用,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制作微课,让教师来了解学生对某些典型题目,典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如,让学生以“平行线的判定”为主题来制作微课,教师通过微课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在当今社会,伴随着我们的科技水平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微课以其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以及直观具象的展示方式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也为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因此教师要在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的基础上来创新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以更好的在规划设计微课内容的基础上来将其合理的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中去,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来达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中亮.基于微课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14):209.
[2]常维平.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23):149.
[3]徐雪莲.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