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吴锦花
[导读]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方式能够对班级的管理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吴锦花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常么村小学  533400
        摘要: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方式能够对班级的管理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纪律性不强,因此班主任在对他们进行管理时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以下对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工作管理;若干思考
引言
        学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的,所以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班级的领头人,班主任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的管理工作。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承担起管理责任,分析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创新管理思路,找到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班主任要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班风,还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成长。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并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班主任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班主任要实现班级管理方式的民主化,也就是让每位学生都能加入班级的管理工作中,这不仅可以让小学生获得锻炼自己的机会,还可以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达到目标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给予奖励,在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积极性的同时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二、锻造干部队伍,共助班级管理
        班干部是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能帮助班主任及时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大体想法,以便班主任根据这些及时有效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培养班干部队伍。首先,优选班干部。对于班干部的人选,班主任要选举那些乐于助人、公平公正、乐观开朗、善于沟通且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并在班干部选举过程中积极听取班级其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选取自己信任的人当班干部,以便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其次,培养班干部。班主任要向班干部传授一些管理和交流的经验,有效激发他们的管理热情,不断提升他们的管理技能,并且给予他们管理的机会,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最后,监督班干部。班主任要在固定的时间段考察班干部的工作,不断纠正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让班级学生监督班干部的工作,从而有效优化班干部队伍。
三、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
        一方面,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指导。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他们的良好性格和习惯,所以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形成较高的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相学习,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内制定一些奖励机制,对小组中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优化班级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优秀的班级管理不应该是让学生觉得受到了太多的约束,而是要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并自觉维护这种快乐的体验。为此,教师应该从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出发进行思考,认识到环境会给学生造成的影响,然后对班级环境进行优化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以学生的快乐为快乐。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平衡,环境中要有一定的娱乐化因素,又不能放弃环境本身可以传达出的教育意义。这对不少班主任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体验,刚开始进行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只要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不断进行调整,一定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例如,除了教室前方的黑板和后边的黑板报之外,班主任可以将教室中其他两面墙壁也利用起来,将它们变成文化墙,或者直接在上边绘制手抄报的内容。每面墙可以设置为不同的板块,比如,左边的一面墙专门展示学生的艺术创作,一幅画或一首稍显稚嫩的小诗;右边的墙则结合近期的教学内容和学校或班级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制作成学习和新闻板块。还可以在教室后方摆放一些绿植或养一些小鱼、乌龟等小动物,然后选出负责人,其他同学轮流协助饲养维护。这些方法都会让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生动有趣,充满生机,学生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不再是为了应对教师的要求,而是为了维护好自己在这个美好环境中的感受。
五、给予学生尊重,赢得学生的支持信任
        小学生虽然对世界的认知层面较浅,但是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心理上更为脆弱敏感,需要教师采取柔性管理策略进行呵护。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学习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一些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本身已经非常沮丧,如果在校园生活中还要承受歧视和冷眼,不仅会让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大多不善于表达内在感受,得不到尊重的他们通常选择沉默,但是沉默背后隐藏着的是一颗渴望得到尊重的心。艾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既是小学生的心理渴求,也是柔性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实施柔性管理策略时,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尽量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尊重,使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爱护和关怀,同时班主任也能赢得学生的支持和信任,不仅可以构建良性的班级环境,也能显著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结束语
        班级管理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对于班级良好秩序的维护、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快乐生活等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小学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将班级管理和提高教学效能相结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完善班级规则,积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开展多样活动,促进班级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祁笑妍.关于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上),2019(03):243.
[2]苗钟国.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学周刊,2018(21):166-167.
[3]张丽.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17):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