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嘎
陈巴尔虎旗第一中学 0215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型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生的教育教学也进入了新阶段,初中历史课程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已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于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的队伍之中。本文也将立足于初中历史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学科自身的特殊性,重点分析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培养;中学生价值观培养
引言:初中生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对象和教学主体之一,也正处于人格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初中生自身的特点,极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情感性格方面的问题,初中历史教师也在积极研究、探索以及处理学生情感发展与价值观培养当年的问题。本文也将重点剖析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初中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问题。
一、初中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出现的第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是,部分初中学校并不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换而言之就是部分初中学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生性格和人格培养与发展的基础,以此同时也是促进历史学科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还是有一些初中学校并没有在实际的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关培养意识的缺失,也有可能是因为相关培养方法的推广与宣传不到位。
其次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就是,部分初中学校并没有充分激发出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作用,不少初中学校仍然在采用错误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情感态度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反而影响了学生日后的能力发展,出现这种问题这也正是由于部分初中学校缺乏相关的方式方法,从而导致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率低下。
随后,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问题,例如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历史教师对于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积极性不足、历史教师不能明确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方向、历史教师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不能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参与历史学科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学生不能明确自身的价值观发展定位、学生缺乏培养自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关意识等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只存在于一小部分初中学校历史学科的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但是问题既然已经出现了,就不容我们轻易忽视。
二、培养初中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式和途径分析
1、根据初中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目标
对于初中生的历史学习阶段而言,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基本内涵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尚且处于初级阶段,但是七年级学生由于已经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自身的思维发展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点的接受速度也比较快,也正因如此,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往往更加需要培养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八年级和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历史思维方式,对历史学科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效率也比七年级学生更加优秀。也正基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重点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发展情况,依据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向,制定个性化的、科学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意识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新型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也应该时刻跟随教育教学大方向的转变而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意识。这也就意味着,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依据新型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详细讲解秦王统一全国的过程,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秦国是通过何种方法灭掉齐国、楚国、赵国等大国,通过对《秦王扫六合》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国家统一意识。再例如学习《开元盛世》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唐朝繁荣的政治景象来引导学生树立和培养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繁荣的重要性,以及开明、圣贤的领导者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3、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于学习的氛围和环境,为此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积极主动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以便历史教师可以随时随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可以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例如在学习《经济重心南移》一课中,教师可以走入学生中间,询问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是否存在着不了解的知识点,也可以询问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是否有自己的看法,通过询问学生历史学科的问题,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4、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对未知的历史学科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历史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例如在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有一部分学生难以区分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吴国最终灭亡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当历史教师面对学生之间产生的不同意见和看法时,需要给学生详细地讲解魏、蜀、吴三国的发展情况,以及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时、准确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束语
初中历史学科新型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探索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积极探索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本文也重点分析了初中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师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心理健康、价值观正确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红.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探究[J].求知导刊,2020(22):71-72.
[2]孙冀哲.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0):56.
[3]王正辉.试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A2):142.
[4]刘苏莲.试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7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