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资源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王宇
[导读] 电影是一种知识含量非常丰富的艺术作品,强烈的视听体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
        王宇
        摘要:电影是一种知识含量非常丰富的艺术作品,强烈的视听体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目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外交流也离不开汉语。但是,就当下的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可以改进的部分。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电影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理论依据和电影的教学意义、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入手,着重探究了电影资源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产生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电影资源;汉语国际教育;策略探究
1 电影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理论依据
1.1电影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电影是一种蕴含很多种元素的综合艺术形式,通常情况下,一部完整的电影往往会包含故事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政治背景以及人物性格特点描写等,这些元素往往都能够较为完善的描绘出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一般情况下,我们将他们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在电影资源中的电影台词部分,往往能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对语言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是汉语国际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将中文电影资源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对于教学实践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的。这不仅可以完善我们的教学技巧,更可以经过电影资源中所蕴含的文化对学习者们进行文化的熏陶,使同学们能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中汉语。
1.2 电影课程设置的可行性
        在将电影资源引进汉语国家级教育的课堂中时,我们可以注意到,首先,电影是以视频的形式存在的,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这就使教师可以很轻松的向学生展示视频,学生也可以在课下利用自己的电子产品随时观看和复习视频。再者,电影由于时长有限,所以电影中的故事情节都会处理的非常紧凑,毫不拖沓,十分具有吸引力,使观影者欲罢不能。电影的这些特点将会很好的引导观众,进入到电影表达的情绪中来,引导观众进入到开心、兴奋、悲伤等不同的情绪中来,进而使观众对电影中的有关文化背景、语言背景、以及语言使用规则能够感同身受,进一步的帮助学习者学习汉语。最后,电影中的人文气息反应者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电影将各种因素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融合,电影资源中的人文气息使学习者们了解另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渠道之一。
1.3 电影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将电影资源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中时,所运用到的最明显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是情景法。情景法早期被称为口语法,是由教育学家帕默和霍恩比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学习语言有两种能力,一是有意识的学习能力,二是天赋的自然学习能力。有意识的学习能力,主要是通过模仿联系,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天赋的自然学习能力,特别强调自然的、无意识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只有同时运用好这两种能力,才能学好第二语言。电影资源是图画刺激和声音刺激的结合体,将电影资源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中时,通过视频对于学习者的刺激,可以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受到刺激,生动有趣的视频内容,可以更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电影资源可以较为立体的展示出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语言背景在学习者的实际交际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中文电影资源通过提供立体的语言背景,结合电影中的对白,可以使学习者在实际交际中更好的使用汉语。
2 电影教学运用于汉语课堂的基本设计
2.1电影教学的意义
        汉语国际教育,是对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然而汉语相对于其他语言,算是一门又难写、又难记的语言,汉语说先在读音方面,不仅有声调的区别,汉语中还存在很多同音字,在汉字方面,汉语的音与形没有必然的关系,且汉语笔画相对比较复杂,难写难记,在者汉语中的俗语、成语以及歇后语比较多,这些词语往往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如果不了解词语背后的故事,将很难准学的运用到日常交际中。因此,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面对着比较大的压力。而电影资源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合理的将电影资源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在汉语国际教育课堂中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效率,还可以极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习着学习汉语的热情,消除一部分在学习汉语时遇到挫折的负面情绪。
2.2 教学对象
        首先,我们可以了解到,汉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的教学,它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其特点就是将社会中的比较有特色且不由代表性的现象浓缩了起来,也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语言的教学和电影情节的设计在生活方面的体现都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同时电影也是将高浓度的社会现象通过台词、文化因素的刻画的手法表现出来,将电影中的这种资源与汉语的教学相结合,能够极大的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通过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自觉地参与到汉语的学习中来,这样不仅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提法哦,也使学生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2.3 教学方法
        首先,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方面,将汉语和其他民族的学生的母语相结合,使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互动,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上的热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些互动不仅包括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还包括学生的翻译和书面语的表达。在学生掌握一门外语时,一般情况下,需要设定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首先了解语言发生的背景,然后在语言背景下,进行语言交流能力,口语能力以及读写能力的训练。在我们常见的电影资源中,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听过观看电影,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还可以延伸出来配音游戏,让学生们通过中文字幕,使学生们参与进来,增强学生接受汉语的能力,同时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来增项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同时,我们可以了解到,电影是社会中比较明显的社会现象的综合,电影中的情节源于生活,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往往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借助电影中的情景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汉语在生活中的用法。
3 结语
        在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们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汉语语言的用法及汉语言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对中华文化,对外语的知识体系,中外社会思想意识、政治体系等有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在汉语对外传播的工作中,更加轻松的展开教学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素养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是要让学上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中,合理的运用电影资源,将汉语国际教育和电影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善于利用电影中的文化背景,情感特色等等,使学生能够比较立体的感受到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珍 . 影视资源在对外汉语中高级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5.
[2] 曹亚娟 . 影像作品在对外汉语中的运用 [D]. 郑州 : 郑州大学 ,2017.
[3]钟英华,杨薇,张琳.泛在学习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171-176.
[4] 张国生.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浅议初中语文情景教 学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86-187.
[5] 赵全兴.如何利用情景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 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6):85.
王宇,1997年6月,女,硕士研究生,汉族,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