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明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200232
摘要:在全民健身热潮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大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评价目标。被称为“运动之母”的田径项目,以其对人体速度、耐力与平衡的综合培养优势,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然而现实是田径项目在高职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方式的陈旧和缺乏趣味性。因此本文从制定科学的田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手段、增加教学个性化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对改进高职体育田径教学的策略,以期改变当前田径教学现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
关键词:高职田径教学 现状 问题 建议
田径运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健身市场的各种运动项目来看,田径是最经济最方便的有氧运动项目,深受各年龄段运动爱好者的垂青。因此,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在学生时代树立正确良好的健身观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笔者选取了本校2018级、2019级和2020级的200位同学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全面调查了学生对田径教学的满意度、田径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学习效果,得到了学生对田径课程的意见与建议。与此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有关田径教学的文献分析,总结出当前高职田径教学的现状,发现已有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对高职体育田径教学的建议。
1 高职体育田径教学现状
田径运动的好处之多众所周知,田径运动能锻炼身体各项机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非常适合在高职体育课中开设的健身项目。然而在200位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田径运动的重要价值与学生的热爱反馈程度不统一。以下是对三个年级学生的调查统计表:
图一 对体育田径教学的满意度调查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三个年级学生对田径教学的满意度普遍不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笔者在后续的调查问卷中找到了答案:认为田径教材选用不够新颖的占到了27%,觉得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的占比达到了61%,还有12%的学生提出了田径教学方式的陈旧。由此可见,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陈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田径教学的满意度。当然对田径课程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内容脱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田径技术要求太高,与生活的联系不紧密。
2当前高职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上图调查报告的结果来看,高职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学内容脱离了生活实际,这属于教学内容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另外就是教材与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下文中将重点将这些在田径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田径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
相比较其他运动项目,学生更喜欢球类与健身操之类的运动。原因是球类的游戏设计环节较为容易,而且游戏的花样多且趣味性强。健美操之类的运动可以锻炼全身的协调能力,对形体的塑造非常有益。而田径项目因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沿袭,不能与时俱进地改变教学内容,因而无法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现在的高职学生理解能力强,对田径教学的基本教学内容能完整地掌握,如果教师再以基础技能作为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就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倦怠心理。所以作为高职体育老师,要适应当下体育教学的整体进步,在田径教学中重视学生反应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综合素养提升,为达到这个教学目的,就要在教学内容方面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高职田径教材的制约性大
当下高职田径的教材多选用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用教材,教材的内容把田径训练以运动项目进行分类,划分为跑、跳、投掷几类。这种划分方式相当于忽视了田径运动的主要特点和生活性相关的现实内容,让田径训练更加倾向于竞技的教学方向。类似的教材很多,如果教师一味地按照教材进行田径教学,无形中就制约了田径教学的长久发展计划。学生在这种设定的竞技教学目标下,很难找到对田径这门体育课程的共鸣点,更难以把这项体育运动项目作为长期终身发展的目标来自觉加入锻炼计划。
2.3 高职田径教学的目标缺乏实用性
田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职学生日后踏入社会,最简单有效的健身首选方式就是田径。然而目前高职田径的教学目标以技能训练为方向,没有侧重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说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对田径项目的最终要求,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那么重点就在于一切技巧的训练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运动素质,而不是为了达到技巧学习的要求偏离最初的教学目标。所以当下高职田径教学的目标存在缺乏实用性的特点,这就是今后教学方向要明确并且应着重改进的部分。
3对高职体育田径教学的建议
随着国家对高职体育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好的政策扶持着体育教学的进步,体育教学方式也在随之改变,当然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以下是本人结合问卷调查分析给出的改进建议:
3.1 制定科学的田径教学规划
针对田径教学循序渐进与适应高职教学特点的要求,应当制定一个适合高职学生田径能力发展的科学教学计划。对大一的学生,以讲授田径运动技能和田径文化为基础,给学生田径理论方面的指引,以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大二的学生已经完善了田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积淀,教师就可以重点示范田径技能的提升要领,并且让学生参与到田径实践课程中来,在运动中体会技巧的运用,全面提升田径水平。大三阶段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田径运动项目进行系统专业的训练,发展学生对田径专项领域的能力。最终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能,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首先,保留传统田径教学中的技能基础训练,在此基础上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把技术性内容通过游戏或者娱乐的方式降低难度,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成绩。其次,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倾向,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结合高职学生与田径运动的特点,让运动项目既简易化又能充分调动技巧的发挥。最后,改变田径单一的教学内容,让国际化的新思想与高职体育教学相融合,使学生深入了解田径背后的文化,真正从心底热爱田径项目,让田径文化理念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3 游戏法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调查问卷中高职学生提出的建议,基本集中在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方面。如何在田径教学中让学生更有参与感,是作为体育老师着重思考的问题。很多学生提出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训练田径项目,可是高职阶段的田径教学不同于中小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到正确的运动方式以及科学地提高田径技能。所以,我尝试在讲解完田径体育文化与技能后,亲身示范动作要领,在训练环节改变传统的中长跑田径项目,以考察团队合作意识为主的“接力赛”“三人四足跑”“贴药膏”游戏,调动学生对田径项目的积极性。在田径训练方法上,游戏与技巧的完美配合,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跑、跳与跨越障碍的能力,使学生在田径中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在游戏中提高田径技能技巧。
3.4 科学利用潮流田径运动
当下城市年轻人群体有很多潮流田径项目,例如“夜跑”“跑酷”等街头跑步运动,这些不受时间和场馆限制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同样作为极易接受新鲜事物的高职学生团体,很乐意接受这些潮流田径运动。因此作为高职体育老师,应当抓住这个积极的讯号,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进行田径训练,当学生形成运动习惯并且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田径运动方式时,再引入课堂教学的专业训练就容易地多,能很快地把田径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田径教学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最有效运动项目。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高职体育课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展开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让学生把田径项目纳入终身体育健身的范围内,真正达到体育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兵.田径健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秦风.高职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运用[J].智库时代,2018(23).
[3]梁曦.试析高职体育院校田径训练的特征和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8)
[4]王妮.高职田径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04).
王黎明(女),单位: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邮编:200232。研究方向:体育类专业。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