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娟
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和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已使学生对音乐知识失去了最初的兴趣,并且随着学习压力的逐渐增加,许多初中学生逐渐撤消了在音乐学习上投入的精力。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减弱,不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实践之中得到自身审美素养与艺术素养的提升。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初中音乐教师必须在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创新策略,以优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重新建立起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实践之中,以此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
关键字:初中音乐;创新策略;教学有效性
为了推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之中去,教师必须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优化与创新,依次使课程教学模式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促成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为了实现使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产生浓厚学习兴趣的目的,他们必须在教学中融入一些时尚和新潮的音乐元素,以多元化、现代化的创新策略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以此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兴趣需求,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促成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1.巧用乐器辅助音乐呈现
乐器本身是音乐创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乐器教学也应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常常忽视了乐器的演示,这使得音乐教学趣味性遭到了极大的衰减。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初中音乐教师应在现有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使用乐器来协助课堂教学,以此使乐器伴奏能够发挥出增加音乐课堂趣味性的作用,并且增强学生的节奏感,以此从多方面促成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中国音乐”的内容时,我使用了多种乐器协助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我在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同时,用小提琴进行了伴奏式的演绎,以此使学生在了解乐曲的同时更直接的体验小提琴的声音。通过我在课程中对小提琴乐器的直接利用,学生能够快速的被小提琴的演奏吸引兴趣,并更为直接的建立起对小提琴所演绎乐曲的理解。这种方式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在小提琴配合歌曲的演奏模式下对音乐节奏与情感等审美价值建立起更近距离的体验,促成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2.善用媒体增强课程趣味
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学习多媒体的使用方法打造数字化的音乐课堂。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各种类型的图片、视频等媒体形式的数字资源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表现模式,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拓展传统教学中单一的音乐媒体表现形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直接的建立起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快速的激发出学生对音乐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课程积极参与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京剧脸谱”这一课时,我使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了数字化音乐课堂。在这一课中,笔者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京剧的视频资源,使学生能够在视频中更直接的看到不同形象的脸谱。视频表现形式在课程中能够生动形象的将脸谱的画面进行直观的展示,由此使学生快速的建立起对教学内容的具象化认知。在这种数字化的模式之下,学生能够快速的被视频资源所吸引,对脸谱内容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还能够建立起具象的认知,辅助学生更高效的完成学习活动。
3.创设情境调动生活经验
现实生活是知识的来源。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在这一观点的作用下,初中音乐老师必须善于分析音乐教材内容,积极发现音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展音乐课堂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能力,以此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当我指导学生学习《小放牛》这首歌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民歌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初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然后,我向学生们讲了《小放牛》这首歌的故事,并引导学生已合作的形式开展了这首歌的模拟活动,以构建活动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在音乐赏析过程中的创造力和现实生活中的创造力。之后,我赞扬了学生们在课堂中中的聆听、唱歌和表演,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民歌的折衷魅力。最后,我在总结中告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这样,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辅助学生在情境中建立起了对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性认知,强化了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4.组织合作优化教学模式
合作教学方法一直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其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与协作意识,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这要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认真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并应善于根据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和兴趣爱好,按照“优势优劣互补”的分组原则,对整个班级进行有效分组,以此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合理的分组中能够做到个体观点的自主表达,实现审美交流过程的优化。
例如,在教学《欢乐中国年》这首歌时,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我首先对班级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分组,以此使学生能够在合理的小组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小组合作演唱过程之中去。并且在课堂上,我还引导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依次使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通过这种课程合作模式的建立,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小组协同之中去,以此在个体的音乐情感表达集合中不断强化学生对音乐情感价值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音乐学习有效性的提高。
5.优化结构丰富教学资源
唱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的最佳方式。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对学生而言有着较为丰富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对流行音乐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音乐教学的资源结构,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音乐资源结构中建立起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更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学习实践之中,推动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流行音乐的元素是非常多样化和时代精神的。即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它仍然具有很高的传唱度。到目前为止,诸如《同一首歌》,《青春之舞》和《难忘今宵》之类的流行音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实践之中,我常在音乐教学主题中添加一些富有内涵的流行音乐对原有的音乐教学资源结构进行拓展性的丰富,以此在扩大学生的演唱视野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流行音乐资源的作用下快速建立起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融入流行音乐资源对音乐教学结构进行拓展与丰富的方式,学生能够快速被流行音乐所吸引,并且在对其中脍炙人口的节奏进行赏析时更好的建立起对音乐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其后续的音乐课程参与奠定基础。在选择流行音乐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以内涵作为音乐的筛选标准,并以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为核心导向,以此做好音乐的筛选工作,使得流行音乐能够始终与音乐教学框架相契合,真正起到辅助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教学目的,促成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总而言之,时代和社会正在迅速发展,初中音乐老师应始终根据当前初中学生的爱好和接受心理,积极探索改善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此吸引并鼓励学生因自身的浓厚兴趣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学习环节之中去,促进初中音乐的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许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祖国,2017(7).
[2]李艳华.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未来英才,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