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北关小学255100
摘要:在小学阶段,写作教学一直是重点教学模块,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有效写作教学策略,通过读写教学,借助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应积极转变原有的写作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面对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文章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深入探讨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和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现状;方法研究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着写作困难这一严重问题,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在写作中常常无话可说,因此,面对这种教学情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呢?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指导方法,以及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的借鉴意义。
一、借助于信息技术,夯实写作基础知识
小学生写作能力与语文知识储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我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一般都认为只要让学生多背几个单词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想法其实是有一定片面性的。
在小学阶段,为了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语文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具备组织语言的基本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知识扩展,在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扩展,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促进学生写作基础能力的发展。这说明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首先要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进行实践性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出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不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二、读写结合,开展以读促写的写作教学
初等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教学中,读写不分家,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通过独立阅读和深入阅读来理解其内容,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本质,最终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语文综合输出能力。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积累写作材料,学习写作技巧,并在阅读中形成对一篇文章进行构思的能力。假如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经验,他们不知道如何在写作中填补空白,写出的内容也将是空洞的,缺乏一定的可读性和真实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文章。例如,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师可将一些名著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寻找写作灵感。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们就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读一些深奥的名著,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写作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与灵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生活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人和物,使学生在生活的中间积累和丰富写作材料,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水平。
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时间,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为基础,创新写作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丰富的学画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突破了过去陈旧的写作形式,如模仿造句,使写作教学焕然一新。它是提高小学语文低学段写作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比如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补句练习。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有限的语言组织能力,他们对句子的用词和把握都不够准确,为促进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补句段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补句造句。例如,在傍晚,我想起了外婆叫我放学后__回家。所以__过头__到了家。如这样的填词造句方法,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填空,从而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字活动。运用色彩丰富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可提高写作积极性。图画式写作是一种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写作形式,通过图画的吸引,学生可以有效地完成写作训练,从而促进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写作方式的创新,并借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东风,不断提高写作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巩固学生写作基础、加强写作训练等方面,以达到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明晶.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234.
[2]张慧蕾.让学生赢在写作的起跑线上——浅谈二年级写作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3(0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