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2期   作者:马小路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21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
        马小路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大成镇三桥中心校635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21世纪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信息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信息技术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深入的研究表明,中学青少年的信息技术教育存在许多不良问题,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在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微型视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机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促进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提高。本文是作者对初中有效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看法。我希望其他老师可以从中汲取灵感。
        关键词:初中生;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法
        作者首先简要分析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然后总结了一些基于个人教学实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取决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学生年龄的特殊性。这不仅与以前的初中计算机课程有所不同,而且与初中汉语和数学等传统课程也有所不同。重点是向初中学生教授基本信息,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整合知识和技能,并包括这些素质。
        (一)主要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与阅读,写作和算术相同的基本技能,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现实情况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学科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在任何其他学科中都是空前的。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导致软件不断更新。
        (二)适用性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应用学科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应特别注意信息使用能力的发展,即应用信息技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广阔的信息海中搜索,过滤,识别,使用,表达和创新,以及如何使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各种学习和生活问题。适用性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显着特征。
        (三)整合
        通过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初中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比较,它可以更加集成。整合的基础是它的跨学科性质和支持它的知识联系的完整性。这包括许多前沿和基础科学,例如信息论,控制论,美学,文学,外语,数学,物理学,电子学等等。
        (四)有趣
        学习信息技术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一特征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他们所学知识的兴趣,提供了年轻的初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兴趣越高,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
        二、改进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一)注重爱好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生学习的动机主要来自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以下方面努力:
        (二)创建情境
        从教学需求出发,实现课程中设定的学习目标,引入,创建或创建适合课程的特定场景或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和主动性。信息技术课程中创造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并提高学习效果。
        (三)问题状况
        古人说:“学习始于思考,思考源自疑问,怀疑源自质疑。”可见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动力。聪明地识别教学中有问题的情况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学生的智慧打开大门。例如,在“有趣的花手帕”课程中,我首先展示了一些漂亮的手帕,并告诉学生他们是老师画的,这令学生们惊讶。我借此机会问:“这些图片漂亮吗?您想知道它们是如何绘制的吗?”在收到学生的答复后,我鼓励大家认真学习本课并画画。学生们想在自己的心中画出如此漂亮的手帕,对学习的兴趣自然很高。


        (四)比赛情况
        学生具有竞争优势,并愿意在所有人面前表达自己。我们从多个角度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的心理,并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创建有利于学生理解的学习环境,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授指法练习时,为了让学生记住键盘,我组织了比赛的以下部分:金山打字和苹果突破游戏。小组比赛和个人比赛将使学生在紧张的比赛情况下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定期锻炼之后,学生记得键盘了。
        (五)模拟情况
        教师构建模拟情景,并鼓励学生表达意见。追求创新,从而帮助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模拟的情境学习应允许学生自由玩耍,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行为。它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但这种“指导”绝不是对课堂教学的绝对控制。因此,在创建模拟情境时,教师应注意创造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思考和理解情境,并真正体现情境教学的价值。
        在进行“申请您的电子邮件”课程教学时,我向学生介绍以下情况:如果县级教学研究机构有报告,则很紧急,如何将其发送到中央学校,则更紧急。
        (六)游戏很有趣
        初中生对游戏感兴趣,而计算机的特点是可以玩游戏。在此功能下,可以将学习新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入游戏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新知识并从学生的兴趣中获取新技能。例如,解释鼠标操作时,如果学生分别练习四次单击,双击,拖动和移动操作,则学生会感到无聊并且动作将非常僵硬,但是如果他们通过Windows附带的“纸牌”游戏进行练习,效果会更好。还有一些手指练习可以在“金山打字”游戏中进行。但是,应严格控制计算机游戏的内容和时间,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游戏。通过使用游戏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动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授和发展学生的计算机管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七)注重实际操作
        教育理论家强调“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通过经验和创造力来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是一门非常可操作的学科,应该允许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室里进行更多的练习。信息技术教学定义了“面向任务”学习的原则,即知识和技能培训应集中于典型“任务”的执行。该原则强调“边做边学”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基本的Windows文件操作中,学生可以创建文件夹,移动文件夹,复制文件夹等;通过教授“文字处理软件”,学生可以出示示例并分配特定的输入,编辑和键入任务。简而言之,有必要以特定的任务和明确的目标来限制学生的操作,避免盲目地上计算机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
        (八)注重自我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测试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独立管理学习过程中独立测试自己的能力。这要求信息技术老师改变以前的教学方法,并了解教科书的教学目的。首先了解新教科书,首先使用教科书中的软件,为上课做准备,捕捉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预期的问题,并及时确定学生在课堂及以后的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同时,了解学生的可能性。对于每种软件,根据教科书的要求,仅介绍了部分基本功能,其余部分留给学生使用。作业很灵活,有些学生做得比书本或老师要求的要好,这增加了学生的机会。当他们开始教学生如何使用每种软件并教他们学习时,他们将探索每种软件的功能。此外,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需要就任务进行协作和交流,这需要协作精神。
        一般而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课程,并采用真正有效和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应该遵循传统的教学思路,而要寻求新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詹青龙,顾小清.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新思维[J].中国电化教育,2007,7.
        [3]师书恩,王慧芳,武法提.信息技术教学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