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春
重庆市忠县双桂镇仁和小学校
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义务教育的思想道德教科书为《道德与生活》,后来通过更改教科书的标题而改为《道德与法治》。所以教师还可以查看主题更改和课程调整来及时改进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而且教师还应该随着教材的变化,来及时改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享受课程的乐趣,一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为学生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有效的教学策略
好奇心强、认知能力差、自控能力较差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态、道德和法治的概念时,小学生一般是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但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并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课程。教科书中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次对话和每一次提醒都体现了教科书编辑者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关注和尊重。在实践研究中,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概念已成为小学教育的关键概念之一。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概念,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小学道德和法治原则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因此作为一名现代小学德育教师,教师需要认识到传统教育理念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在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透彻分析和理解的前提下,德育教师必须真诚地遵守适当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以便有效地进行教学。
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如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概念与“以人为本的培训”的概念一样重要。特别是在今天,当我们倡导对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育、美育和劳动进行全面教育时,“素质教育”已成为重要的动力,并指导所有小学德育教师恢复德育目标和提高德育水平。因此,如果每个小学道德教育教师都想创建一个有效的教学教室,他就必须设定教学目标为“道德教育至上,激励人的道德”。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虽然在进入学校的大门之前,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但课堂学习也是学生开启学习生涯的一个新的起点。所以教师不仅应该给学生很多照顾,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我们还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并使每个学生都充满激情地去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改进教学策略来为进行教学,进而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更好地提高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某一个简单的问题时,学生们就会立即“我知道我知道”的做出反应,建立自信可以使学生自觉热爱学习。因此,为学生们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教室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与生活相关的道德和法律教学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道德与法治知识之间的距离。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时,当教师不得不排队购买票时,学生的排队秩序和边排队边讲大声说话的现象都是与学生即将要学到的道德素质和法律观念相关的知识息息相关的。或者当师生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有必要结合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并将与道德和法律制度相关的知识与真实的学生生活相结合,以便学生在生活中对道德和法律学习更加感兴趣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生活化教学策略
学生的生活经历是良好品格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师应首先根据现有的学生经验来计划教学,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来丰富和改善他们的生活经验。例如,在教“家庭之爱”时,从“我将介绍我的家人”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了解他们的家人,然后将他们介绍给教室中的朋友和教师。
他们的家庭成员改善了学生与家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家庭的自尊心和与家人的亲密感,并增进了家庭的幸福感。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学生们的生活开始,并进入学生们的生活,鼓励学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城市的甜蜜和社区的美丽,从而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并学会生活和行为。教育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在初期阶段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还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教“上学的一天”中“过马路”的部分时,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中“如何过马路”的情况来进行教学。通过结合常识,不但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让学生在讨论他们平常的经历或过马路的经历的时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然后我会结合“法律边界规则”部分的内容,来教给学生辨别一些交通标志,还会在为学生讲解“道德与法律国家教科书”中有关“美丽的校园环境”的相关章节时,带领学生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通过艺术或参观教学楼的方式来体验校园环境的美丽,进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注重德育教学
(一)专注于学习高等教育和教学方法
德育和法制教育都是小学班级德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初级道德教育教师只有在彻底采用先进的高等教育和教学方法之后才能创建有效的课程。为此,教师需要定义终身学习的概念,并积极钻研教学线,以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而 有效地丰富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
(二)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的思想,文化和知识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系统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刻注意言行,并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来确保在德育过程中可以教学生系统地、全面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三)开展学习活动
以“我们的课堂”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来帮助他们认识团体并感受到团体的力量,以基于“基本团体认知”充分嵌入他们对核心的理解,教导学生如何对待学生和朋友,保持课堂形象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长期关注实践
“道德与法治”的课本教材内容是以学生的基本生活为基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出发点的课本知识,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策略,就要在充分分析学生生活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的态度。因此,在课堂上学习不仅应扩展到课堂外,还应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以便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运用所学知识并健康快乐地成长。任何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学到的,并最终服务于具体实践的。因此,通过在小学讲授道德和法治,教师可以扩大教室的使用范围,使课堂得以实践,使小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和体验参与,从而真正了解这种知识的真实含义。
总之,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与我们的具体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教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程时,教师必须从学生们的思想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并通过课堂学习和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来拉近学生与道德与法治知识之间的距离。总的来说,教师应该在充分观察和分析小学生的学情特点的基础上,来创新和改进教学策略,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真正达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梁敏燕.联系生活 实现小学道德與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8(46)
[2] 秘芳云.分析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7(1)
[3]王秋波.案例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山海经(故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