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海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那阳镇维新联小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初始阶段,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需要做好德育工作,以确保学生教育的质量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小学班主任负责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但是,就目前的小学工作而言,如何将德育与幸福教育联系起来是小学班主任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要求班主任认真讨论工作方法并提出适当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幸福教育
德育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育学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道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和管理课堂的关键内容。考虑到新时期小学教育的客观需求,以幸福教育的理念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为目标,班主任应该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小学时期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习惯的重要时期。班主任是与学生互动最多的老师,也是对学生最了解的老师。班主任应积极发现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确定正确的想法。
一、德育的意义
德育主要涉及在德育过程中整合和改进学校或教师的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方面的内容,并有效地鼓励学生。此外,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补充了道德,理智,身体的美,而且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指导铺平了道路。因此,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在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必须将小学班主任的道德教育工作纳入幸福教育
(1)优化课堂教育者的教育管理观念
在幸福教育的指导下,班主任在道德教育中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幸福主题,所选择的信息和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将继续优化他的教育和管理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认识,从而使教育管理的目标更加明确,实现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这样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幸福教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本指南将基于幸福教育的概念,确定更接近学生幸福的内容。在设计过程中,班主任会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对于德育的需求,这必须与学生在一起更加频繁和紧密地进行交流,将彼此的思想将进一步融合,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友谊,并消除不必要的差距。可以说,通过支持幸福教育的理念,师生容易达成共识,建立更公平的生活观,形成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教育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德育的发展。
(3)全面提高班级的整体幸福感
考虑到幸福教育的需要,通过充分促进班级教师的道德教育,有可能充分提高班级的整体幸福感。支持幸福的概念将使教师有机会与学生进行更真诚的相遇,照顾学生,彼此建立信任和幸福,并改善整体课堂的幸福感。使学生处于幸福状态将产生良好的归属感,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潜力并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学生可以在班主任的工作中获得更多认可,并在德育发展中进行合作,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三、小学德育策略
(1)丰富德育形式
为了提高道德教育水平,我们需要从一门道德教育入手,并扩展到现实生活中。在小学生思想道德课上,根据教材和科学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思想道德课的真正含义有深刻的认识,可以增强学生的素质和思想道德建设。在具体措施上,应采用多媒体方法丰富课堂的形式,并使用有趣可爱的动画或短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件事是将课堂教学与动手教学相结合,并与学生分享社会中的积极能量事件,以便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做正确的事并确定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故事或困惑,认真听取学生的内心想法,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困惑。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具有很高的自尊心,并且在老师和父母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关注时更加敏感。老师应该耐心地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要爱护尊重和珍视学生,特别是在交流中,有必要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在日常课堂管理中,班主任必须同等对待每个学生,并且不得将他们区别对待。不管哪个学生犯了错误,都要批评和耐心说服,如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就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只有当班主任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时,学生才会感到受到尊重,关心和重视,因此学生在接受班主任的平等的对待过程中向班主任敞开心,获得更有效的道德教育。
(3)建立关系并拉近情感
在学校里,班主任不仅要担当老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家长”。教师需要照顾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并使学生感到在学校像在家一样温暖。因为学生每天在学校花费的时间更长,而有些父母却忙于工作,所以他们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因此班主任还必须承担起父母的角色,对学生表现出关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并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师生之间的关系会逐渐加深并使学生感到幸福。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会犯错误,但是班主任不能盲目批评。首先,老师应该对整个故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免引起误解,不会伤害学生的心灵。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应该正确地教他们,教学生纠正错误。教师不应盲目批评,否则会激起学生的反叛情绪,不利于进一步发展。在教学中,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密切沟通,明智地指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改善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例如,如果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并且在课堂上听课注意力不集中,那么班主任在课后应该首先充分了解学生的最新情况,然后再和学生真诚的交流,班主任不要摆架子,要和学生像朋友一样说话,以使学生感到被照顾。在交流中,学生可以敞开心灵倾听,表达困惑,感受幸福。
(4)加强情感导向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加强情感导向,不断提高德育质量。鉴于小学生的发展需要,负责任的老师应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并通过情感指导形成完整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了解到,学生通过培养幸福来形成幸福的概念,可以以更加快乐和友善的情绪与他人达成共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据此指导学生将幸福的概念融入生活中,例如怎么看待外卖人员送货时间超时?面对这个问题,学生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外卖人员首先违反了合同,没有履行义务,所以他们应该承担责任。也有人说在送外卖的路上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运送时间,例如饭店的慢煮和高流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因此,教师会指导学生认识到艰苦的外卖工作可能会由于交通信号灯等因素而导致延时送货的问题,并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幸福,使他们更能容忍问题并形成美好的事物思想和道德认识。
(5)表现良好,努力工作
班主任需要了解,教育不是一夜之间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班主任需要及时做好准备和调整。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既要有耐心,又要注意策略。人的思想不能一时改变,道德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必须遵循良好作风,以自己做榜样说服他人。例如,如果学生希望真诚地相信德育的思想,班主任可以设置学习周期,以便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进行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适当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产生兴趣,然后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总结
将幸福教育纳入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可以帮助班主任发展全面的德育观念,更好地理解职业性质,对德育工作产生更大的热情,使德育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正确的生活和价值观方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班主任必须不断扩大幸福教育的内容,同时要考虑到小学对学生德育的需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确保小学生学习的整体增长。
参考文献:
[1]张邦清. 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C]. .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07-409.
[2]王治国. 基于幸福教育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C]. .教育理论研究(第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421-423.
[3]郭丽.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