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2期   作者:张颖
[导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
        张颖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322200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受生活教育理念的影响,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探索多种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学数学。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多样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提高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工具,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应尊重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探究数学知识,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这一要求是生活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为小学数学教师指出了新的教学方向。因此,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在课标要求的指导下,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探索、应用多样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实现数学生活化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主要应用了如下几种策略:
        一、尊重学生生活,倾听学生声音
        无论是运用传统方法实施数学教学活动,还是运用生活化方法实施数学教学活动,学生都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中心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倾听学生的声音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和生活经历最方便的方式。成人生活不同于小学生生活,如果教师忽视倾听学生,直接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展现数学内容,将导致生活现象脱离学生生活,大大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对此,在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笔者尊重学生生活,倾听学生声音。
        以“生活中的负数”为例,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笔者直接向学生们提出如此问题:在生活中你们见过那些负数呢?在问题的驱动下,数学学优生开始回忆生活中的负数,给出一些负数。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陷入沉思,思考什么是负数。根据学生们的课堂表现,笔者确定了他们对负数的认知情况。于是,将课前搜集到的负数以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使他们继续观察。如此教学,不但满足了学生们的数学学习需求,还使学生们明确了学习方向,便于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二、联系实际生活,整合数学素材
        数学教材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资源。提出此要求的目的之一是借助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迁移生活经验轻松掌握教材中的数学知识。

由此可见,生活化数学资源的挖掘离不开数学教材。生活哈数学资源是为讲授数学教材内容服务的。因此,笔者往往在组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指导,有针对性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将其与数学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
        以“认识三角形”为例,教材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些三角形物品,旨在引导学生们借助这些物品认识三角形。但是,教材中展现的物品是有限的。同时,学生们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早已与各种三角形物品进行了互动。所以,根据教材内容,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笔者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三角形物品。在课堂上,则在展现教材内容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三角形物品,使学生在大量三角形图片的作用下,认知三角形,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应用生活方式,打造生活课堂
        课堂是在日常生活中实施数学教学的载体。数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载体。基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活动化的教学要求。即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创设多种体验活动,使学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直接经验,顺其自然地理解数学知识。基于此,在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一系列的活动。
        以“认识四边形”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先采用实物展示的方式创设了观察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初步地认知四边形。接着,笔者创设了测量活动,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形式,合作剪切出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四边形,之后对这些四边形进行测量,看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之后,笔者创设合作交流活动,驱动学生们表达各自的发现,借此碰撞思维地探究四边形。立足学生们的探究内容,笔者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和指导。接着,笔者创设比较活动,将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物品放到一起,驱动学生们比较地找出四边形。最后,笔者设计了从生活中寻找四边形的活动,驱动学生们走进生活中,应用所学,获取四边形,进一步地分析四边形的特点。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始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切身体验,学生们对四边形建构了认知,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总之,在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情况,挖掘适宜的生活化数学资源,开展多种生活化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锻炼数学学习能力,顺其自然地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立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索[J].学周刊,2018(20):116-117.
        [2]邓尔水.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8):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