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2期   作者:张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开始向着全新的时代迈进
        张艳霞
        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新泉小学校 山西 大同037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开始向着全新的时代迈进,同时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更加迫切地需要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融入课堂游戏活动、设置课堂提问环节、构建合作学习小组、革新课堂教学方法、设置课堂评价体系五个层面出发,全面地分析新时代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现策略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是一直以来广大教师都在不懈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随着全新教育教学时代的到来,小学数学教学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职责和历史使命,只有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展现其育人功能、发挥其职能。所以,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彻底地改变落后观念和思想,从现实学情出发来推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施,建构稳定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融入课堂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行为产生的源泉和动机,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因此,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地转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结合数学课程知识来设计、组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将数学教学融入其中,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营造出生动且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来学习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体验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活动有着浓厚的热情,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点,笔者融入了课堂游戏活动展开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为学生们每人下发一张卡纸,然后,笔者再介绍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三角形的结构特点,待学生们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利用卡纸进行裁剪,制作出不同结构的三角形,以此加深学生们的知识理解。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学生们都保持了高涨的学习热情,趁着学生们高涨的学习热情,笔者再深入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笔者通过融入课堂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引发学生思考动机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科学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彻底转变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和策略,从数学教材课本出发,提炼并把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以此来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启发性、开放性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来进行提问,以创设出充满悬念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动机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保持连贯思维的情形下,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相关知识的分析探究。
        例如,在教授《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计算练习为主,但是在学生们长期的计算练习中,学生们很容易出现消极的学习情绪,所以,笔者设置了课堂提问环节,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们的学习思维。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让学生们熟悉计算过程,然后,笔者再提出问题,让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锻炼学生们的解题能力,提出问题后,会给予学生们一段时间的思考,当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给予学生们回答的时间,根据学生们的答案,笔者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这样,笔者通过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动机。
        三、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促进学生交流合作
        合作教学是新课改所提倡的创新策略,其目的在于改变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增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调整课堂授课的模式,基于对班级内学生的整体认识和全面了解来进行科学合理地小组分配,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随后,教师需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沟通、互动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实现思维碰撞和优势互补, 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和状态,进而取得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本节课程笔者实施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展开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再正式展开教学活动。课程开始后,笔者先为学生们介绍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然后,笔者再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通过任务来引导学生们参与讨论,任务下发后,笔者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围绕任务展开讨论交流。这样,笔者通过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合作。
        四、革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快学生理解速度
        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整个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善于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数学课程教学,对数学课程知识进行信息化、动态化的加工和处理,再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和展示出来,创设出直观、形象且动态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加快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主要围绕立体图形展开的教学,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革新课堂教学方法,引入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平面图形,随后,笔者再利用信息技术的flash功能直观演示立体图形的结构,让学生们认识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在经过直观展示的过程后,学生们的对立体图形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革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五、设置课堂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基础内容,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反馈和判定,能够作为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依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提高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改革过去以成绩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机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结果,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以促使学生可以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强大的学习自信,从而有效巩固、优化并提升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分数除法》时,课堂评价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很重要,所以,笔者设置了课堂评价环节,通过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们了解自身的学习优势。如,笔者根据学生们课上表现、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行评价,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然后,笔者再为学生们下发自评表,让学生们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打分,学生自评结束后,笔者再为学生们打分,通过评价内容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这样,笔者通过设置课堂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的达成和实现是基本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也是现阶段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与重要支撑。所以,作为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真正具备科学的观念和创新的思想,结合现实学情来展开积极主动地探索,以实现融入课堂游戏活动、设置课堂提问环节、构建合作学习小组、革新课堂教学方法、设置课堂评价体系等策略和方法的运用,优化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能动意识,最终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和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郝志红.信息时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时效性[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186-187.
        [2]秦文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8):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