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欧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梁永初级中学校
摘要:核心素养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综合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可以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具体到初中数学学科中,如何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本文将从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出发,进而探讨出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供相关教学者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现状;策略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及学生学习水平提高非常重要,教师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便必须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提高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而想要做到这点,教师便必须主动积极的探究,进行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的完善。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也是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便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通过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一、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一)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精确和广泛性等特点,使得数学给很多学生留下了抽象难懂的印象,再加上大量枯燥乏味的数学练习题,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厌恶、害怕数学,内部动机不足,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和探索数学.由于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足,数学课堂上也只有少部分学生在集中精力认真听课,课堂参与度不高。
(二)师生难脱离应试教学思维,过分看重分数
由于“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使得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过于关心考试分数,对学习数学的价值认识片面,没有看到学习数学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分数的提高,过于注重题目的训练,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不够重视,忽视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三)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教师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
由于一些学校的学生来源于辖区农村,家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较大,学生入学成绩都较低,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这给学生进入初中后进一步学习更深、更抽象的数学知识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很多教师仍然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二、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提高核心素养
通过分析核心素养可以发现,学生数学素养是在学习和应用数学过程中形成的数学品质和能力,这个品质和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这便要求教师教学的时候给学生营造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将那些理解困难的知识转变成为学生理解比较容易的知识,将以往死板和静止的教材转变成有生命的,学生喜欢的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知识构建,将那些给学生造成一定影响的非数学的信息屏蔽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知识体系,不断的完善自我。
(二)设置问题串
近几年,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教师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视程度也愈发的深入,如何针对性地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数学学习,“问题串”方式就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合理地应用“问题串”教学模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未来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所以,如何运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开展灵活化、多样性的数学“问题串”教学模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际的课堂活动中去,以此逐步实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目标。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造成学生数学课堂有效性差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数学课堂理论知识较多且比较晦涩、难懂。由此,我结合了实际初中数学课堂开展的目标,灵活地对教材能够进行了整理,帮助学生在学习新数学知识同时夯实以往的数学基础知识,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学思维模式,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数学的八年级上“三角形”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就可以着眼于学生对于三角形有关问题的理解程度及时地修改相应的“问题串”,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理解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参与到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兴趣,为后续提升教学有效性做出帮助。问题一:通过以往对于角的学习,想必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清楚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了,那么外角和是多少度呢?内角和与外角和什么关系呢?问题二:通过对三角形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其内角和都为180°,如果我们将钝角三角形做一条辅助线切割为两个小三角形,其各自的内角和是否也为180°?问题三:如果我们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为6cm、8cm,你能画出第三条边吗?能画几个三角形?通过上述“问题串”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而提升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开展效果。
(三)要重视类比、化归、分类、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初中数学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方法。学生学过正比例函数后。再学习其他函数时,能很快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类比有概念问类比、方法间类比、性质间类比。类比能强化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可辨别性。数学建模思想,对增强学生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对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分类思想使知识条理化,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想要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避免出现“见木不见林”的现象,使他们终生受益,课堂教学中切忌只重视知识本身,而忽略掉数学思想的引导和培养。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老师与家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学生对事物一般报有极大的好奇心理,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作为老师或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懂得这些问题的提出正是创新精神的开始。家长在与孩子作图画游戏时,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画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指挥孩子要画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这一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勇于问“为什么”,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不同的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比如提问学生一个问题是否有多种解答方法,训练其发散性思维;多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对解题步骤有自己的想法;注意引导学生的质疑情况,鼓励他们自主求证,在合适的情况下提出表扬,渐渐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也愈加认识到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各个学科教师也都非常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数学教师也是这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其核心素养。但是教师也必须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要的时间较长,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数学学科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切实提高学生问题思考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的探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给学生更好的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春杰.浅谈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2):75-76.
[2]单立强.浅谈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策略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37.
[3]刘超.初中新课标教材中数学史内容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教材为例[J].中学数学,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