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分析初探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 李勤英
[导读]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于语文群文阅读的重视度逐渐提高

         李勤英
         垫江县文化路小学校    重庆垫江    408300
         摘要: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于语文群文阅读的重视度逐渐提高。以群文阅读为特色的课堂是实现语文阅读综合化、高效化的有效途径,适应于当前学生素质培养整合的教学道路。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教材文本内部,不断探索和挖掘群文阅读教学的连贯脉络,探索出更为高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本文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待提高。这一阶段正是学习的最佳时期。作为小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以课本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尊重实际生活,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一定的教学计划,安排好课程内容。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通过问题的设定提高学生继续阅读下去的积极性。
         1主题阅读,深化阅读理解
         主题阅读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教师在不经意之间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路径。且说教育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编排,大部分都是以同一主题为一个阅读单元来安排的,其好处在于学生阅读学习单元中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能够有所参照,在领会每一种中心思想或主题情感的时候都能够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进行学习。例如小学语文教育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都是以中国比较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为描写对象,写出了由北到南不同地方的动人景色,给学生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群文阅读教学指导下开展主题阅读的魅力就在于此,学生能够通过主题相似的多篇课文的学习,把握住一个宏观的中心思想,在对比学习和综合探究中完成单元阅读的主要任务。那么,小学语文阶段的主题阅读是不是只能从单元阅读范畴内入手呢?虽然小学生的阅读经验比较有限,且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差异较大,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最好把文章群放在一个差距较小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在对低年级教学的时候。在对五年级讲课时,教师可以把一二年级的课文也加入群文阅读的队伍中来,但在教学三年级的时候套入六年级的课文来开展群文阅读,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师生双方的负担,也无法体现群文阅读的积极效果。跨教材、跨年级的群文主题阅读教学是十分常见的,教师也不必过于担心其会给学生带来较多的学习压力,较难的课文引入低年级阶段可以当作课外阅读部分,作为次重点进行教学。这也说明群文主题阅读教学不必完全从单元范围内出发,只要能在教学中凸显效果,教师就可以将其纳入主题阅读的范畴之内。首先是要确定主题,例如以“朋友”为主题来开展群文阅读,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梳理出《将相和》《去年的树》《伯牙鼓琴》《送元二使安西》等多篇体裁不同的课文,尽管他们在表现手法和文章编排方面都有着诸多不同,但其中所描写的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却是古今相通的。
         2求同存异,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快,教师不要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不要简单地认为学生还小,他们的欣赏水平在学习阶段是超出我们想象的。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生就会如何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和课外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学生的见解肯定会意见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求同存异,只要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不一定要与教师的理解一致。比如,在学习《如梦令》的时候,教师为学生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她的作品中多重视儿女风情,音律婉转和谐,语言非常清新圆润,有一种柔婉之美。与此同时,北宋时期也有豪放派的词人,他们的作品视野广阔,气势恢宏。

教师让学生欣赏了李煜的《虞美人》、秦观的《鹊桥仙》、柳永的《雨霖铃》等婉约派作品,同时欣赏了岳飞的《满江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豪放派的作品,让学生将两派的作品进行对比,感受风格的不同。学生同时感受了婉约派的柔美和豪放派的豪气冲天,对于北宋词人的风格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横向对比的方法,学生能够领略不同的风情,实现思维的发展。
         3积极发掘群文阅读的素材
         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的素材,对于这些素材,语文教师要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创造性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要想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就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小学生坐在教室里进行集体阅读,远比一个人在家里的阅读效果要好。对于群文阅读材料的选取,笔者认为形式可以多样化,主要还是从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情况出发。挑选的群文阅读素材应该以趣味性强为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他们阅读的内容要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果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童话故事类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一些能够激起他们想象思维的内容,在确定群文阅读材料时都是以课本中的内容为起点进行选择。比如,当学生学习了寓言故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当语文课前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感兴趣的寓言故事,这样做能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还能够督促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如果一个学生阅读一个寓言故事,那么全班 30 个同学每个同学讲一个寓言故事,那么就相当于每个人都读了 30 个寓言故事,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词语积累,锻炼学生的专注力,还能够起到监督、检查的效果。
         4课外拓展,提高阅读素养
         有时因为课内可供群文阅读教学的文章数目不够,或者说无法涵盖教师教学时所需的文章,教师则应通过课外拓展等途径,帮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找到能够用来群文教学的文本。例如在教学以昆虫为主题的多篇课文《昆虫备忘录》《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时,小学生本有的好奇心被大大激发了,他们急切地想了解更多有关昆虫世界的知识。这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推介《昆虫记》等优秀作品,让学生跟随作者的笔触,从微观的角度更深层地认识自己尚不知晓的世界。语文教学不是简简单单地帮学生认识字词、学习句段,还要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升自己的视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课外拓展中,教师要根据群文阅读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需求,推荐阅读难度适中的作品,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更显质量和厚度。
         5运用思维导图建立阅读知识体系
         当学生阅读多篇文本时,会立即在大脑中记住感兴趣的内容,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记忆就会淡化。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将在大量知识中提取相似的内容,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存储单元。例如,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梅花》,它的主题是以雪作为映衬,衬托梅花不畏严寒的美好品格,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出与此诗意境相似的南宋诗人卢梅坡的《雪梅二首》, 《雪梅二首》同样以雪作为映衬,赞美梅花的芬芳和无畏的品质。通过对比学习,学生就能更好地鉴赏三首诗的异同,并更加深刻地领悟其艺术之美。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必将是接下来英语学科学习中的重点,这就要求老师和同学们具有不断开拓和创新的精神,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共同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核心素养框架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考[J].英语广场,2018(2):167-168.
         [2]赵海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英语教师,2018(12):78-80.
         [3]周明环.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师,20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