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中)32期   作者:丛彩秀
[导读] 21世纪以来,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不断摸索并取得了颇有成效的进步。

         丛彩秀
         威海市环翠区实验小学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不断摸索并取得了颇有成效的进步。在这些摸索中,情境教学作为教学手段,在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活跃度,强化教学内容的理解等方面相对其他教学方式脱颖而出,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尤其在相对低龄化的小学教学中,更是作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存在。因此,本文针对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开展研究,进一步分析这一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践价值;创设途径
引言
         在小学阶段开展语文教学时,合理应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推进我国现代课程改革进程,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综合教学质量,本文将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希望可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1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1.1合理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能否主动地投入学习,成为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小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好奇心,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不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一成不变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很长时间。要让学生持久地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小学生既蕴藏学习的主动性,又可能消失的可变心理特点,把儿童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并在持续的情绪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笔者在执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这样导入新课:冬天到了,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礼物。瞧,冰雪王国下了一场好大好大的雪。每年的这个时候呀,咱们的冰雪王国里都要举行一场冰雪大赛。你们想去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儿童因好奇而要学习。接着,通过冰雪大赛中的“滚雪球大赛”“滑雪大赛”“雪地绘画大赛”,让学生读准字音、过关生字、初读课文。这样,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客体,让儿童感到“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使儿童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与“境”相互作用的持续中得以强化。
         1.2推进课程改革进程
         在我国现代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科学培养,在具体落实新课程改革时,强化课程和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其教育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保障学生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发展的多样化。情境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能够更高程度地满足新课标理念,同时进行新课型的合理构建。通过多年研究,笔者认为实践情境教学的合理应用在很大程度内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为我国现代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提供了丰富的有效案例,为当前教师展开教学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平台,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综合质量,推进新课程改革。


         2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2.1游戏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是学生特别好动的阶段,对于新颖的知识教学以及新鲜的事物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爱玩也是小学生的基本特点,因而游戏形式教学更能抓住学生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在游戏教育侧重选择并进行情境创设。在最基础入门的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这样关键的课程通过游戏的方式讲述,从而达到教学和温习的目的。例如:“开汽车”的游戏,声母和韵母分别代表着两辆汽车,假如说汽车头是“a”,那手上是韵母卡片的同学就按顺序走上讲台,每个人把自己的右手搭在前一个同学的肩膀上,左手将卡片统一高高举起,当听到老师播放音乐时,所有同学就一起合唱一首字母歌,唱完后就有序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接下来的游戏时间就是手持声母卡片同学的了,借助这样的游戏让学生能够及时复习声母、韵母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还加深了对汉语拼音字母的认知记忆。这样的游戏场景下,学生的课堂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老师的带领下促进了学生下一次更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上。
         2.2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想要优化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教师就要以学生的求知欲为主,巧妙设置情境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将文本和声音结合起来,有效地辅助情境教学的展开,促使学生记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课文《黄山奇石》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说一段课堂介绍,提出“黄山奇石有什么呢”等问题。由此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到黄山奇石的奇特美景,并且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入体会。
         2.3结合实践情景再现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语文知识与其现实生活具有极为紧密地联系。在小学阶段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强化语文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以此为基础,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教材内容,深化掌握课本知识。在联系生活实际和教材知识时,教师还需要合理应用艺术性元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情境在线并不是刻板复印现实生活,而是对现实生活进行再加工,确保能够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保障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同时在创设具体情境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使用或看到的相关事物,对学生语文课堂进行科学辅助。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确保学生能够更为细致地观察和分析身边事物,引导学生进入真实情境,感受现实生活,并与语文教材知识有效结合,确保学以致用。例如在具体进行布谷鸟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真实的布谷鸟带进课堂,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观察,同时和教材文本中的相关描述进行科学对比,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辅助记忆,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结束语
         情境教学是提升语文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量选取合适的途径创设情境。合理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感情。虽然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但是也不能滥用,否则会干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蒋凤.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南北桥,2019(13):52.
[2]杜桂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41-42.
[3]达玟霖.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运用策略[J].课外语文(上),2019(5):6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