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琳莹
西宁市总寨中学
摘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开展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初中生物教师也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停的探索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复习方面都进行了有效改革,以便能够构建更高效的生物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生物;课前预习;生活教学;生物实验;薄弱知识
高效课堂指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教师积极的教学辅导,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住课本知识或者拓展知识,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所提升。而初中生物对于学生来说,从步入初中才开始接触,不仅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很容易放弃,产生厌学畏难的心理,所以说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起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削弱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畏难心理,进而使课堂的学习效率更高效,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构建更高效的生物课堂。
一、注重课前预习
在每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非常的注重课前预习,这对之后课程中的学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起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在进行课堂的教学活动之前,要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年龄特征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课堂学习中,提起学生对于生物课堂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除了教师,学生在课前也应该好好预习下一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并记录下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这样在上课时能够有针对性的去进行听讲,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了其学习质量,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进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节课的学习时,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做好课前准备,思考怎样进行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在上课的前一天,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里或者超市中仔细观察,不仅要了解家里还有其他地方的食物都有什么营养物质,还要将其记录下来,并详细观察薯片这类膨化食品和蔬菜水果里面的物质成分有什么区别,对这些食物里面的营养成分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在上课时,教师拿一些食物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的讨论小组,让学生根据昨天的调查结果,讨论这些食物里面都包含了哪些营养物质,讨论完之后,进行小组汇报,然后教师在进行课本内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活动,充分的让学生做好了课前预习工作,使学生提起了课堂学习的兴趣,在上课时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效的完成了构建高效生物课堂的目标。
二、融入生活教学
生物学科是一门贴近大自然,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所以说,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式的教学方法,从生活出发来进行授课,让学生明白生物并不像其想象的那么困难,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学好生物知识不仅能提高成绩,还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增加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课堂更加高效。
例如,在学习“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这一节课时,教师在上课时,先对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分类,生物可以分成哪几类等。在学生对生物的分类有个大概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10人一组的调查小组,带领学生进入校园中去进行探索,每组学生都有不同的调查地方和调查路线,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路线,探索里面的生物并进行分类记录。观察完之后,学生回到教室,小组长进行汇报,教师对分类正确且找到生物种类最多的小组提出表扬。
这样的教学活动,让生物课堂生动有趣,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有效的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三、进行生物实验
在初中生物的课堂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现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国家对实验课程越来越看重,并积极的鼓励教师在教学时加入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而在生物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操作,不仅能提起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到其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性和团队协作意识,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生物课程中加入实验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对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带学生进入实验室中进行教学活动,为学生准备不同的培养皿,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观察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不同之处及其分布规律并进行实验记录。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进入学生之间进行巡视,观察学生做实验的步骤和规范,对于不规范的学生要及时纠正过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做完实验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结果结合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加深对于这节课知识点的一个印象。这样的教学过程相对于只靠书本上的知识进行理解来说,更加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到了书本上所讲的知识,为学生打下了较高的生物兴趣基础,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强化薄弱知识
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由于知识点非常多,而且有的知识又很难以让人理解,这就会造成学生对这些章节的知识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去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对这些困难的知识点的理解就会越来越薄弱,造成学生的薄弱面。所以,在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掌握不太好的知识,要着重进行讲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不要只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本。用有趣简单的教学方式帮助提起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重难点,强化学生对薄弱知识的理解掌握,对生物学科高效课堂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一节课时,因为这节课程的知识更加偏向于计算以及化学学科的知识,而学生在七年级时还未接触化学学科的学习,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这一节课的知识就非常的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让学生先对其有个大概的了解,在进行更深层次知识的讲授。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去再回顾今天课上学过的知识,并思考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可以翻阅资料或询问他人,在下节课上课时找学生来回答。这样的授课过程,能够营造出愉快的学习氛围,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课本知识,了解自己的薄弱点,对薄弱知识进行强化,有利于高效生物课堂的建立。
总而言之,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多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像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及时强化学生的薄弱知识点等等。这些教学手段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达到全方位的发展,也能够更好地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利梅.三案六环节,让学生动起来——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35).
[2]裴凡静.在实践中体验 在探究中成长——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探微[J].快乐阅读,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