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主任的视角浅谈对高三阶段学生的指导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2期   作者:李昕益
[导读] 高中三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重要关口,
        李昕益
        北京八中京西校区
        
        摘要:高中三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重要关口,面临即将的高考,过重的学习压力会影响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在日常工作中从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以确保学生高三阶段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三;班主任;学生指导
        
        高三阶段,是学生人生的重要关口,面临即将的高考,过重的学习压力会影响到学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这就需要高三阶段的班主任老师要以更强的责任心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有效的指导、管理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养成良好学习及行为习惯,确保学生高三阶段学习成绩的有效提升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班主任要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明确的理想目标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动力,教育引导高三阶段的学生形成正确理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三阶段的学生承受更多的来自于学业、家庭、社会等不同方面的压力,更需要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和目标来引导自己前行。整个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年级是学生人生理想由模糊多变,而日渐趋于成熟,学生已经开始为自己将来选定进入社会后的目标;在学生理想逐渐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社会阅历、教育环境等多方影响和这些因素之间的矛盾往往会使一些不健康乃至错误的因素影响学生正确理想的形成,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要专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善于发现这方面的问题,指导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才有动力,在自己承受高的学习压力时,也能够自我调节,不言放弃,获得发展和提高。对于学生缺乏明确目标而出现的的问题,班主任老师必须首先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尤其那些隐秘在学生内心中不易发现的因素,班主任要针对这些因素,通过集体活动、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从不同角度,耐心引导教育;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理想中的积极因素,多从正面引导,要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理想教育,不要脱离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取得教好效果。
        二、班主任要以更强责任心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班主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高三阶段班主任更是如此,这一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较多,班主任的工作会时时处处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要以更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用爱心有针对性的去做学生的工作。
        1.宽容学生的错误,冷静处理学生的问题。作为班主任,不应以简单的方法处理学生问题。学生出现问题应该多问为什么,找出问题结症所在。要能够容忍无意中的错误,甚至暂时容忍某些学生的故意行为。因为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应对这些问题和学生,冷静找出解决的方法。
        2.多鼓励多表扬,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和表扬是发现优点,正面引导,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高三阶段也是如此。

鼓励和表扬做为正面激励,可采用的方法很多:教师同学的掌声、令人鼓舞的对话、轻拍肩膀的暗示;可以随意的形式,也可在班会郑重表扬,可以是口头,也可通报等等,目的是通过正面的鼓励引导固化学生思想行动中的正面因素,并逐渐使其专户为自觉行动。
        3.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学生临考的焦虑。对于高中生来说,引起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是高强度的独立学习,尤其高三年级学生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压力更加剧了学生的焦虑。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从困惑焦虑中走出来,明确努力的方向;同时帮助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们理清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班主任必备的品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单纯的说教和抽象的口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需要班主任时时以身作则,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做出表率,以言传身教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自己良好的形象来教育和感染学生,真正做到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三、班主任要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因此高三阶段的班主任应该把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
        1. 明确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标准。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必须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尤其注重在细节方面的指导。
        2. 良好习惯的培养要要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老师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要求学生遵守,日复一日的训练,学生才能养成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同时教师要善于要树立榜样,充分利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带动影响其他学生。
        3、注重激励,把检查督促与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学生在习惯养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因此,需要教师的检查与督促,当然,检查与督促终究是外力,养成良好习惯必须靠内因,因此,要把检查督促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自觉行动;同时,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以强化学生的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形成。  
        总之,高三阶段是学生人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阶段,作为班主任老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理论素养,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能力,以有效面发现和面对不同学生在这种出现的各种问题,善于从多个角度入手,采取有针对性指导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身心及学业发展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徐越蕾.对高三学生心理辅导的反思——一例高考焦虑情绪的心理辅导案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8):60-63.
        [2]董秀颖.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3]沈之菲.高中学生生涯辅导状况调查报告——基于管理者的视角[J].江苏教育,2018(16):46-48.
        [4]王宇.新高考走班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现状调查研究——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40所高中的数据分析[J].教育参考,2018(01):44-54+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