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红
湖北省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445000
摘要: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在初中历史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的改革使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教学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了。历史作为文科学科,其中涉及到中外古今历史的各方面内容,学生学习容易缺乏兴趣,较难掌握历史知识系统,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越来越注重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初中历史教学应取代传统的学生学习模式,注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本文就在初中历史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问题及相关策略,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中,由于一些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学生无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活动,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主要存在以下情况:第一是小组中只有一个人负责讲话,而其他人是听众。由于小组的组成不科学,任务分配不明确,使小组中的学生要么互相交谈,而其他人独自思考,或是默默地听别人说话,使小组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第二,讨论内容无法促进学习成效。虽然课堂合作学习、讨论能让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跃,但是这种单纯为了讨论而讨论的方式,在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任何学习问题,甚至是浪费了课堂时间,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方向。第三,学生对于讨论的内容得出一样的答案。当教师让小组表达讨论的结果时,学生的回答通常是相似的,没有太大区别。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合作学习讨论,仍处于独立思考阶段,无法加深他们对交流问题的看法。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以及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和历史思维能力和其他因素将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因此,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观察和综合了解,通过课上和课下与学生的沟通,了解每位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并据此对学生进行分组,以确保分组的科学合理性,以免影响合作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从分组策略角度来看,在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成员人数通常应控制在4至6人之间,并根据学习合作的任务调整特定人数。在选择小组成员时,应当遵循学习能力和性格互补的原则,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较好,性格外向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将此类学生分在一起,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互相帮助的作用,最后使每个组的能力基本相等,以确保每个小组的合作学习热情。
(二)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主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合适的合作学习主题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应将充分发挥历史学科所特有的人文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历史的前因后果和以及影响让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以悠久的历史故事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例如,学习唐朝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就唐朝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分组研究探讨,在经济方面,可以就唐朝的货币、物流交易、早晚夜市等繁荣景象进行讨论和想象,在政治方面,可以就唐朝选官制度、历史重大变革以及学生熟悉有趣的事件进行学习交流,在文化方面,可以就著名诗人、文学作品、文人背景传说等进行交流讨论。
在各种事件的探讨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并且通过进一步学习历史,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能有效实现历史的教学目标。
(三)明确身份变化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的身份从传统教学模式的领导者变成了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活动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充分改变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活动,要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变化,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力争最大化的实现理想的历史教学效果。例如,当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勤于思考,利于所学的、所了解的历史知识和小组成员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与同伴协作共同学习。此时,教师应起到教学指导的作用,要针对学生讨论的方向、讨论的参与度进行有关指导,当小组学习活动陷入停顿时,教师需要扮演导师和参与者的角色,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研究学生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鼓励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学习讨论,一起找到解决方案。
(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耐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同时也要勇于、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敢于纠正别人的错误,尊重每位同伴的观点,学会接纳他人的意见。对于同伴提出的疑问,要耐心地解答,发现自身的错误时,要勇于承认错误,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从不同的层面思考问题,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讨,并从中所有收获。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角度学习历史,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五)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对其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了解和评价,要全面了解每个小组在合作思考过程中的问题,对讨论积极、学习结果强的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要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学生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重点解析,并给出相关建议,使学生意识到本组在合作中的问题,并通过交流解决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历史课堂合作学习中有所进步,提高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而且能够充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利于促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不同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使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和历史教学效果方面,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曾庆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
[2]黄武.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速读(下旬),2019.?
[3]朱建民.合作和互动,宜教宜学——谈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创新[J].好家长,2018.
[4]明成艳.初中历史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