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2期   作者:刘春莲 王艳萍
[导读] 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他们对于故事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
        刘春莲   王艳萍
        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小街小学
        摘要: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他们对于故事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充满趣味的故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但引入故事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小学数学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围绕“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究,笔者将在本文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故事;有效应用;小学数学
        如果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他们的教学将得不到学生的配合,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鉴于数学这门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学生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这门学科,进而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此时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变得充满趣味,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并且从中获益匪浅。应用故事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策略,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运用。
        一、结合学生兴趣,设计趣味故事
        要想充分发挥故事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设计故事的环节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样的话,小学数学教师所设计的故事就能够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故事的环节是在课前完成的,因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则需要融入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探究故事的时候爱屋及乌,对其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圆的面积》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之前,笔者对教学内容展开了研究,发现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让学生有着主动的探究态度,笔者就需要在设计故事的时候融入该知识。为了让所设计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就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学生所喜欢的动画人物,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选择了《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一动画片中的角色。基于此,笔者就为学生设计了如下故事:在午饭期间,羊村长提供了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圆形的饼各一块,打算将它们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暖羊羊和沸羊羊。此时羊村长就对各个羊进行了考验,要求他们去计算这五块饼的面积。笔者会在课堂上将这一故事呈现给学生,由此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和探究。
        二、利用信息技术,生动呈现故事
        在课堂导入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将所设计的故事呈现给学生。此时小学数学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刚刚经历了课间的娱乐,他们的注意力可能还未回到课堂上。因而小学数学教师要用充满趣味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故事的呈现,旨在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技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其中蕴含着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形声色俱全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例如:设计完故事梗概,笔者就会进行动画的制作,让该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此时笔者就会搜集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暖羊羊以及沸羊羊的图片,并且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不同的学生可能喜欢的角色不同,他们想要为自己所喜欢的角色争取面积最大的那块饼。此时笔者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各块饼的面积。笔者会根据学生最喜欢的那个角色将他们进行分组,各个小组的表现会影响到最终的分饼情况。此时的学生就会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进而积极地对各块饼的面积展开探究。


        三、留出思考空间,引发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所呈现的故事中涉及到了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因而在呈现了故事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给学生留出时间来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去探究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但学生都是有惰性的,思考是一件需要耗费精力的事情,学生无法积极地投入其中。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用奖励来对学生进行激励,他们所选择的奖励都是学生所喜欢的,进而促使学生有着思考的欲望。这样的话,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也不会被白白浪费。例如: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学习过的,因而当笔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之后,学生能够很快地计算出来。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则是学生该节课需要探究的数学知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无法给出清晰的计算思路。但笔者会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并且呈现给笔者。如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转化所推导出来的,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亦能够这样推导。有的学生则试图将圆形去转化为自己所学过的图形。当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哪怕凭借自己的努力无法得到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笔者亦会对其进行奖励。
        四、小组合作交流,深入研究知识
        小学生各方面的发育并不完全,如他们有着简单形象的思维,对某些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就会无能为力。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即使给学生留出再多的思考时间,学生也无法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正确的结论。因而在学生完成独立思考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进而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展示的时间,进而对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例如:最喜欢的角色一致的学生将会被分到一个小组中去,他们需要就自己的思考结果来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推出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需要进行发言,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呈现出来,进而给其他的成员提供思路。笔者会给学生留出合作交流和展示的时间。在展示的过程中,各小组需要派出一个代表来将自己小组的结论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呈现出来。笔者会根据此来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的时候,笔者首先会点明学生所存在的优点,然后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且引导学生改正。这样的话,即使学生无法得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他们也能够有所收获。
        五、挖掘德育素材,培养学生品质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他们在进行智育的时候也不能够忘记渗透德育。在设计故事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也需要融入各种各样的德育因素,旨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促使学生有着全面发展的倾向。当小学数学教师为学生进行故事的呈现时,他们就需要充分利用故事的教育价值,进而引导学生挖掘故事中的德育素材。例如:当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以及笔者的指导下得到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他们就能够顺利地计算出各块饼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且渴望将面积最大的那块饼给予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此时笔者就可以为学生呈现该则故事的结尾:饼的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以及梯形。羊村长让他们自己去进行分饼。在分饼的过程中,他们没有争吵,而是结合了自己的饭量,并且选择了谦让,最后每一个羊都快乐地享受了自己的午饭。此时笔者就会引导学生去探索故事的结局,进而从中收获德育知识。笔者还会让学生将所收获的德育知识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
        总而言之,当小学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效应用故事的时候,他们的教学过程就能够变得充满趣味,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不用教师一而再再而三的督促也能够积极地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就能够有着更好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春明.故事引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科普童话,2017(43):68.
        [2]江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字故事的应用[J].人生十六七,2017(29):77.
        [3]张惠.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引入[J].中华少年,2017(28):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