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2期   作者:李晓莉
[导读] 为了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本文分析了协作小组学习的重要性,
        李晓莉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11720

        摘要:为了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本文分析了协作小组学习的重要性,概述了在进行小组协作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之间要能进行合理的分工,并且要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合理评估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物理;小组合作
        协作学习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在我国提出了新的课程改革后,中学教师对此予以了更多的重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不仅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能够使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而且还必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已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推广,这种学习方式确定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并使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特别是,高中物理教学只能通过不断的变革和创新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对学生的知识要求。在传统的无聊的中学物理课中,学生只能被动地获得知识,但是,协作小组学习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室中的主??导地位。其次,高中生希望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协作小组学习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测试结果来评估学生,在分数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中,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也不可避免地缺乏良好的合作意识,所以学生很容易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沮丧,或因良好的考试成绩而感到骄傲,这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非常不利。最后,小组学习有助于充分利用课堂资源,传统的物理课堂倾向于在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但是对于高中物理学家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抽象的学科,学生的互动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水平投掷和倾斜投掷”知识点时,老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列出相关的生活现象,这对学生理解知识点非常有帮助。
        二、小组合作在高等教育物理课教学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一)合理分配团队成员以确保有效的协作
        为了实现有效的小组协作,教师首先必须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只有将同级别的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他们才能擦出更多好奇的火花,如果在同一个小组中,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好,而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差,当老师任命该组成员研究一个问题时,成绩好的学生会思考得更积极,可以很快得到答案,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则与之相反,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影响他们的热情,甚至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在小组中,只有学生相互合作才能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例如,在分配小组成员时,老师应首先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级别:上,中,下三个级别,然后将同一级别的学生分为几个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团结。其次,在分配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透彻的分析,例如一些学生不仅积极思考,而且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可以把这些学生与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学生分为一组,从而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驱动并促进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合理的分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这样的分组方法才是科学的。
        (二)随时调整学生团队,以提高团体协作的质量
        不同的物理实验要求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以确保在每个小组在实验中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探索等速线性运动定律”和“机械能与能量”这两个班中,学生分组时应根据教学需求,组中的人数和协调过程根据实验的不同而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应及时调整小组的分布状态,使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每个教室都具有价值。
        (三)训练小组合作技巧,促进小组合作的发展
        小组合作教学法除了对教师教学的效果能产生重大影响外,还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换句话说,如果学生在一个小组中能够彼此合作,那么学生之间进行研究的效率将大大提高。但是,当同一组中的学生之间的协作概念不同时,同一组中的学生很难进行协作,因此,教师应通过促进小组协作教学不断地教授学生协作技能,使学生知道如何协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当他们了解“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错误地思考或改变作用在粒子上的力的方向,当发生错误时,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分歧。此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我们必须首先学会信任别人,必须首先检查我们自己是否犯了错误,而不是直接否定别的小组成员。其次,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我们应该先听取他人的意见,然后再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最后,当出现分歧时,我们需要与本小组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些都是小组合作时学生需要注意的事项,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同时,小组成员还应该学会与其他成员合作进行小组学习,从而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四)小组成员应轮流领导小组成员,以促进小组之间合作的发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法大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一些学生需要成为小组负责人,以鼓励小组成员共同探索问题。做一个小组的负责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在学习成果不佳的小组中。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轮流指导小组成员来完善小组成员对纪律的概念。俗话说:“如果要一个人服从他人的领导,首先要让他或她知道如何领导别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虽然可能会遇到领导上的困难,但是他们可以在小组的协作中进行思考,从而找到共同的答案来代表本小组的观点。一周后,小组成员之间的岗位职责可以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可以通过相互轮换来获得更多的角色经验。此外,他们对获取结论的过程也会更加感兴趣。
        (五)通过小组评估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评估小组协作是反映小组水平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评估来改善小组合作的效果。高中生非常有竞争感,每个人都希望赢得比赛并取得良好的排名和成绩。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性质来激励学生,在评估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将课堂上学生回答的问题数量作为评估标准,而且应把学生是否能通过自己能力解决在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评估的依据。
        总而言之,协作小组学习要遵循特定的规则。在设计教学时,教师需要考虑诸如学科特征,教学内容特征和学生自主性等因素,此外老师也应该熟悉小组协作组织过程,团队成员之间明确的工作和职责划分以及始终控制实验的时间。此外,小组学习可以改善课堂气氛并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只有在教师适当且精心计划的情况下,小组合作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小组合作教学法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者认为,作为中学教育者,我们有责任科学地应用创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并将我国的中学工作推向更加科学和全面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方小溪.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育视界,2016(4):17—19.
         [2]王强,刘季洁.立足物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小组合租能力—参加了全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6(5):194—194.
         [3]王存邦.基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的运用研究[J].赢未来,2017(12):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