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洪帅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本篇文章围绕“如何提升高中教学工作的管理效率”这一主题入手,展开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旨在通过可靠的探索,找到促进高中教学工作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高中教学;管理效率;策略
高中是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高考对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教师在管理自己的教学工作时,可以使用更合理高效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压力,给予学生一段温馨、难忘的高中学习与成长经历。笔者主要围绕三种能够提升高中教学工作管理效率的方法,教师可以借此帮助学生筑建属于他们的大学伊甸园。
一、提前备课备法,把握课堂节奏
高中教师教学工作繁多,教师应合理规划自己的教学工作,务必提前备课备法,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更加熟悉。教师仔细准备各知识点,总结出教学重点,能够使学生把握学习方向。备课的目的在于: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参考。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式或方法,把握课堂节奏,对知识点进行流畅欢快表达,达到活跃气氛的效果,学生自然会以聚精会神的姿态去捕捉课堂闪光点。传统课堂中,教师会按课文排列知识点顺序逐一讲解。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打破这种呆板的模式,提前备课备教学方法,总结知识框架,并以饱满有力、高昂洪亮的声音,诙谐幽默、话术流畅的表达掌握课堂节奏,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度,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高中数学和物理教师在准备讲授公式、理论等逻辑性较强的问题时,可以根据相关理论,提前对应准备实验材料在课堂中做验证性或比较性实验,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示文本性的理论,在适当的时机辅以注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再做一次同样的实验,加强学生的参与感。
二、关注学习氛围,及时沟通疏引
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成长速度。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快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大有益处。高中教师应采取一定措施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氛围变化,这不仅与个体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有关,还与学生个人成长坏境相联系,所以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成长,注意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建设期,逆反心理养成期。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部分家庭状态。当学生的心理状态影响到学习时,教师可以同时与家长、学生沟通疏引,帮助学生回到正常高效的学习状态。
当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不够浓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以互帮互助的形式,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提升学习成绩做准备。
例如,高中班主任可以将学生的月考成绩做成折线图,进行趋势分析,从两方面进行比较:一是纵向比较,即:比较各个学生的单科成绩变化,继而将各科成绩进行比较;二是横向比较,班主任可以将不同学生进行对比,继而将班级整体平均分进行趋势分析。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吃力状态,针对学生的成绩变化,班主任可以和各科教师展开沟通,共同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指引学生梳理思路,分析自己的问题所在,让学生以全新高昂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在沟通过程,教师要注意保持语气温和,并给学生强调进入有效学习状态的重要性。
三、设立学习奖励,提升学习动力
时刻保持独立封闭式学习,虽更容易进入沉浸式思考境界,但缺乏沟通、缺乏竞争的学习模式,却会减少学习资源的交换率,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设立学习奖励的方式,能够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竞争中激励自己,促使学生获得更快速的成长。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两种竞争模式:第一种是让学生与自己竞争,当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奖励,退步时,则给予适当的惩罚;第二种是将成绩相近的学生进行捆绑竞争,胜出者获得失败者给予的学习用品等礼物。竞争模式也可以更复杂,保证公平公正的标准即可,本质都在于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这对于学生专注课堂,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利。
例如,高中教师可以安排每月模拟考试,在各科教师评判成绩后,班主任将成绩汇总制作成表,比较分析出学生一对一PK成败结果,并让失败者在课后为胜出者准备礼物。在此环节,教师需要注意一点:不能让学生产生过于强烈的挫败感,而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为下一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兑换承诺的仪式,能够让学生重视自己的考试成绩,继而让学生更积极地思考问题:下一次考试,如何让自己考取佳绩。
总结:
高中教学工作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长效益,教师应认真思考各方面因素,分析学科特色,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管理方案。本文列出的提前备课备法,把握课堂节奏;关注学习氛围,及时沟通疏引;建立学习奖励,提升学习动力等三个方法是呈递进式的,即:备课备法是使课堂步入欢快节奏的奠基石,提升学习氛围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建立学习奖励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可以循序渐进,逐步采纳。
参考文献:
[1]马效林.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校管理创新发展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09):10.
[2]侯俊.高中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区域教学工作转型策略研究[J].新课程评论,2019(Z1):162-168.
[3]侯俊.新形势下教学工作的挑战和策略[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9(09):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