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导入策略的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陈丽丽
[导读] 体育课堂导入是体育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开始前

         陈丽丽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  311200                                                        
          [摘  要]  体育课堂导入是体育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目的在于揭示课题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都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准备。本文从小学体育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具体要求、形式、实践总结方面进行浅析,充分认识到运用科学的导入方法,教学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促使更多的小学体育教师,热衷于体育课堂教学导入的研究和创造,利用课堂教学导入去呼唤,去激发,去启迪学生。
          [关键词]  小学 体育课堂 导入
         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得好好去寻找它。”因此,上好一节课导入很关键。德国教育家斯多惠也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课堂导入语就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它打开了课堂,吸引了学生。它是课堂的第一锤,深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它是课堂的一块磁铁,深深抓住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
         一、小学体育课堂导入——准备中发现
         1.实用性显现
         为了体验出小学体育课堂导入的作用,在一次跑几步单跳双落的教学中,尝试了不同方法。一个班采用小朋友进果园采果子的课堂导入,场地中间用不同颜色气球代表水果,分组采摘,最后导出采水果时跑几步单跳双落容易采到水果。一个班就是平常的直接进入练习主题。一对比发现,课堂导入的效果明显。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注意力也能集中到课堂上。
课前的导入在每节课程中虽然只有仅仅几分钟,或许只几句话,然而这几分钟或几句话,所起的作用却很重要。成功的导入,能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引发思考,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前导入是任何一位授课者不可忽视的,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体育课也是如此,要上好一堂体育课,依然必须有一个好的开端,就像整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合理,就能牵引整个体育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换句话说,课前导入的好坏,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节课的成败,因此,课前导入十分有用。
    2.知识性潜入
    在耐久跑教学时,首先了解到学生怕长跑的心理特点,在课的开始,先利用马拉松运动由来的动人故事,讲述了传令兵菲迪皮底斯,为了让家乡人们知道胜利的喜讯,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坚持跑完了42公里195米,最后把消息带回了家乡。然后向同学们导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马拉松的距离相差几十倍。菲迪皮底斯都能够坚持跑下来,难道我们练习耐久跑就退缩吗?从这个故事典故,不但导出了主题,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3.趣味性添加
游戏是课堂教学的调味剂,是渲染课堂气氛的广告。运用游戏的这种功能,将学习的知识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出与新课有关的,形式新颖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身心愉快地进入学习,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如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采用奇数(或偶数)报数、反口令练习、按非口令信号完成动作、“发电报”等游戏;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采用“占领高地”“大鱼网”“贴烧饼”等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开始体育课,往往会对接下来的练习充满激情,而不是每次慢跑和做徒手操那么乏味,当然,教会学生如何创造游戏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
    二、小学体育课堂导入——初探中分析
    1.内容多样化决定方法多元化
    体育教学内容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教材对身心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小学课堂中基本的田径、体操、球类等相关的校本课程,再进行细化,体育项目包括的内容非常之多。各教学内容的独特特点,使得导入方式各不相同。在各种技能学习以前,必须认真分析技能的性质以及对身体技能、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对学习前的准备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相应技能的教学,并有效发挥导入部分本身的教育功能。导入的方法是为教学内容而服务的,如果文不对题,导入不合适,显然是达不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所以在尝试导入的时候,教师必须考虑到其导入方法是否适应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理特征,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
    2.特定学生群决定不同导入技巧
    授课的对象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它们对动物、图案、卡通人物比较感兴趣,喜欢活泼、接近他们生活习惯思路的方式。如果在给他们上篮球课时,你一个劲地讲着科比,可能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你在讲什么,更不可能起到什么激发兴趣、提高注意力的作用。如果授课对象是五、六年级的学生,老师再和他们讲小青蛙、小白兔的模范动作,他们都会觉得甚是幼稚,也无法激发他们上课的兴趣和活力,他们开始喜欢接受一些稍具挑战性与新奇的事物,所以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你既要分析教材内容,也要分析一下孩子们会对什么导入内容比较感兴趣。要从实际出发,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一贯的思维习惯,能让学生乐于学习。


    三、小学体育课堂导入——实践中创造
    在从教的这四年多实践中,针对不同内容和学生,慢慢摸索出一些适合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1.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这个方法是小学低段学生最喜欢的,它的内容有趣,形式活泼,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完成不同的思考,适合该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在一次三年级的后滚翻教学中,开始导入中设置灰太狼抓刺猬的情境,灰太狼老是抓不到羊,今天跑来抓我们这些小刺猬,小刺猬团身学会保护自己,并教会大家翻掌贴肩动作。简单有趣的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欲望,并把学生带入一个情境,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又学会了翻掌贴肩动作,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立定跳远的过程中,对于每次在跑道上的练习觉得索然无味,用垫子做障碍,或者指定区域练习,都不及让学生跳迷宫来得快乐有效。用呼啦圈摆放一个迷宫,让学生自由探讨,自由闯关,直到双脚跳到迷宫出口,看谁跳的路程最短,能力弱的小朋友也能走出迷宫,他可以选择长远而间隔短的呼啦圈,能力强的小朋友可以不断挑战不同路线,同学们在快乐的情景闯关中又扎实练习了立定跳远的能力。
    2.对比导入  学会思考  
    这种导入方法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的观察,完成不同的思考。一年级跳绳教学中,采用画大圈和小圈的对比导入,让学生了解到手腕甩绳的重要性。导入语:今天我们要利用绳子来画圈圈,大家感受一下怎么画才最省力。一番体验后,学生对比得出:手腕画小圈要省力。这样的一个对比导入,学生用自己的思考得出对比结果,印象深刻,比教师反复讲方法效果强多了。这种方法强调了学生自我观察、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聆听导入  发挥想象
    这种导入法通过听觉,让学生想象一个场景,一种事物,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节奏感。在一定程度上还感染了课堂的氛围,对学生是一种正面的呼唤。一年级上篮球课,学生刚开始还只停留在拍皮球的层面上。利用聆听导入,播放拍篮球时清脆的声音,学生很起劲。“你猜猜这是什么声音”,课堂安静了,小耳朵开始仔细听。“你跟着这个声音的节奏来试试你拍球的本领”,课堂活跃了,小手们开始跟节奏拍。这种导入方式也可以用在练习队列上,在这个相对枯燥的内容里,播放军人嘹亮的“1-2-1”,让学生感受到军人队列壮观的场面,学生们也很快被感染了,一脸严肃,站得直挺挺的。
    4.展示导入  推波助澜
    小学低段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优点,在教学中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发挥展示导入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你行,我也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二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篮球直线运球,课前了解班中个别男生在课余较早接触这一内容且动作不错。利用这个条件进行上课导入:今天请我们的小老师来展示一种本领,大家仔细看,你可以做到吗?展示,观察,学生的心里会产生一种想法:真厉害,我也要这样运球,我也可以。在学生的世界里,从此有了自己的小榜样,有了具体的小目标,这就是一种激励。
    在武术教学中也常用此法导入。体育教师身穿整洁的运动衣,干净利落动作连贯一气呵成的打完少年拳,同学们顿时掌声响起来,教师再问 “你们想不想也练成这样一套拳法?”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兴趣浓厚,然后再进行教学,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小学体育课堂导入——成果中反思
   1.遵循的原则
导入必须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一节课最终的目标是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导入的方法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归根到底还是服务于教学目标,导入是目标的第一步,好的开始才会有好的结果。
    导入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每个导入都是服务于本次教学的内容,通过内容的需要设置导入的方法,导入的效果就是能让学生能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本次的教学内容。
导入必须符合于学生的实际。学生有不同的年龄阶段,那么导入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设定。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能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听就会。
导入必须简洁,紧凑,有艺术。一节课的时间40分钟,分分都珍贵。而导入所能占的时间也就是仅仅几分钟而已,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浪费时间,还没有效率,往往起到的是反作用。导入必须做到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效果。一切导入一定要考虑到自身语言的艺术性,达到既简炼又具体,既有启发性还有鼓励性,既有娱乐性还要有知识性。
    2. 担负的责任
课堂导入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造。它需要我们用责任去呼唤,去激发,去启迪学生。过去常见的体育课堂导入形式往往是整队,介绍本节课学习内容,然后进行热身准备活动,逐渐展开一堂课的教学活动。课堂导入模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多样化,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一种责任,怎么样让学生尽早地有兴趣地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把更多的锻炼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而不是浪费在自己的“说课”中。从课堂开始的那一刻起,就要让课堂导入调动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如果教师在之后重新调动他们进入学习状态,那学生的积极性往往就会打了折扣,学生可能就不如刚开始那样有着急切运动的心理了。所以,适合学生兴趣的课程导入很重要。当你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要时刻谨记:他们是你的责任。不主动去探索好的导入方法,不为教学内容、目标服务,你的课堂效果总是见不到好的起色。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导入方法要简洁紧凑、通俗易懂。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又要有启发性和关联性,才能发挥导入的艺术魅力,才能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可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解决问题。体育课教学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平时多关注各类体育信息和体育发展动态,创新方法。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运动技能等因素,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做到导入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关联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不可千篇一律。只要我们认真理解导入技能的含义,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导入课时的开始,巧妙地提出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翠茹.浅谈导入新课的方法[J].学周刊,2011年05期
[2]李红.精彩的导入 成功的基石[J].学周刊,2011年23期
[3]陈赟.教学语言艺术——用精彩导入打开学生求知的窗户[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年09期
[4]邱君娅.美妙的前奏——浅谈导入的作用[J].新课程(教师),2010年12期
[5]翟俊辉.小学体育课导入技能浅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