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2期   作者:展璇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
        展璇
        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发散思维,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双增长。小学的语文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思考方式。因此,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概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主学习模式的方式,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力求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学习模式;运用
        语文教学是小学课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觉得语文是很简单的,只要会说话,会认字,学语文就没有什么困难,事实却并非如此。据有关人员调查,在小学中,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有困难的人不在少数,其中觉得自己阅读能力不足的更是大有人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被重视起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概述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首先,学生对学习的认知不足。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有效认知的懵懂阶段,因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为弱。其次,小学生普遍意志控制力不强。他们在学习语文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由于许多学生的学习意志力不强,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更好地理解文章,开阔思维
        一篇文章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要通过阅读理解其中的内涵与思想,这听起来是很简单的,实际上却不易做到,对于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成熟,理解能力还不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小时候读一本书和长大了再读这本书,感受到的和理解的可能完全不一样,这就是阅历和能力不同造成的。所以,对于小学生还说,及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可以发散思维,让他们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问题。
        2.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步,小学生接触到语文教育,对于文字的表达不能再过于口语化,这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到优秀的作者的表达方式,他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语言表达的技巧,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这些技巧,在表达时会不自觉的模仿和学习,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3.增加知识储备,丰富文化内涵
        语言是一种艺术,中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众多的文章艺术瑰宝,供后代的人学习观摩,小学生在通过大量阅读后,能够在书中了解到中国上下五千年乃至世界各地的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句话说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一个人在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自然就会形成文化修养,气质也就大不一样了,所以阅读可以说十分的重要。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自主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内容单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依靠书本上的文章进行授课的,阅读内容过于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疲乏感,并且书本上的内容受各方面的影响,较为局限,也很难引起阅读兴趣。有的学生对于课外书籍感兴趣,但是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很重,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阅读教学应该是通过文字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增强学生做题的正确性,采用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单一的教学内容和刻板的教学方式都让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语文和阅读的兴趣。
        (二)学生阅读缺乏主动性
        学生阅读不主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和老师进行互动。

在老师布置阅读任务或者小组讨论时,用消极懈怠的心理去应付老师,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去,就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这样会降低老师上课的热情,也不利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课后阅读不主动,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影响,上好阅读课,但是一旦脱离课堂,学生就没有了阅读的动力,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这样也会降低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能力不足
        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是影响教学有效性最直接的因素。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态度上都存在问题。对于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去,深入内部去体会文章的魅力,但是有的教师没有教学热情,在课堂上不会富有激情的讲述,也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抱着早点讲完早点完事的心态,这样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的教师在课后就会放松自己,对于下次上课要教的内容和教育方式不进行思考和创新,也不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影响非常不好,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自主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拓展教学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都会比较旺盛,教师应该合理用这一点,对课本上的阅读内容进行延伸,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课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课外书的时间,让他们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在下次上课的时候,给一小部分时间让他们分享自己阅读的内容和体会,通过这种书本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不再感到乏味单调,从而提高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的进行语文阅读。
        (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对于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主要的就是让他们能够将文章读通顺,学生在阅读中碰到大量不认识的字和不知道意思的词语,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从而影响到他们阅读的进度和质量,教师要引导他们主动查询字典或者询问他人,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对于三到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重点就是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有用信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重点就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上阅读,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学生只要有了兴趣,就会自发地去专研和学习,阅读教学也就是事半功倍了。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培训和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增加教师们的专业水平,优化教学方法,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以保证自己课堂的效果。另外,要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随时监督和查看教师的授课情况,并且可以通过加大教师之间的竞争来激励教师认真教学,可以组织相关比赛,让教师们在竞争中获得压力,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面对学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上的授课效率。
        四、结论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本文从学生、教师、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中自主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阅读教学模式,对阅读内容进行扩展延伸、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重点教学,引导他们学会自主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加要端正自己的心态。
参考文献:
        [1]王忠敏.浅析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97):55-56.
        [2]杨鹏.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下),2019(11):74-75.
        [3]林琳.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19(21):186.
        [4]李惠敏.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9(20):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