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2期   作者:姚海波
[导读]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姚海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更沙中心校嫩村教学点 547614
        【摘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基本阅读能力以及提高其思维能力上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要通过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语文思维和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从“巧设疑问,思维主动性”“鼓励质疑,思维逻辑性”“胆想象,思维创新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从阅读本身的意义来看,它使人身心愉悦,是种享受,同时,它又让人若有所思,是种思考。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阅读素材,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让学生陶醉于韵律工整的古诗词中,也能在寓言故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可见,阅读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个人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但不容乐观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导致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低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显然已成为每个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多角度构建语文课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巧设疑问,思维主动性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从这古语中不难看出,疑问是激发学生思维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挖掘教材内容中的问题,并结合学生认知心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产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另外,教师还要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以便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观潮》这一篇文章时,我会先让学生自主朗读一遍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接着我再有效设置疑问,如,“文章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让你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呢?”让学生从文章的分段中找出,并为学生详细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期帮助学生积累一些描绘奇特壮丽景象的词语与优美的句子。然后,我再让学生重点学习文章中描写景象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用文章的手法描述“自己家乡一处奇特壮观的景象”,并让学生在课堂上比一比,谁的描述最为生动,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最后,我还会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发散其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二、鼓励质疑,思维逻辑性
        思辨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必备素质,而思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智力,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不敢问到想问,不会问到善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也要拓宽知识角度,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多角度、多方面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广度、宽度和深度。


        例如:在学习《女娲补天》这一课时,为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首先,我会以多媒体的手段为学生播放有关神话故事的短视频,如,在学生观看视频过程中,我会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其一,视频中,一个小孩子脚踏风火轮,身披浑天鳞,表述的是哪位人物形象?其二,人神混血,力大无比,额生三只眼,表述的是哪位人物?接着学生们积极讨论回答出:“哪吒、二郎神”,以此来集中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作用;然后,我会展开对本课内容的讲解,在讲解中,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课文中所描述的神话故事,我会以问题的形式来贯穿于整个讲解过程,如,提问学生:“你对女娲了解有多少?对女娲补天的故事了解有多少?”进而让学生结合自身从多角度思考,对故事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接着,我再设置交流环节,让学生对比视频与课文中的神话故事,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就对两者谁更具有真实性展开质疑与讨论。最后,我会对学生的质疑进行统一讲解,让学生明白《女娲补天》这篇课文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神话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缜密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大胆想象,思维创新性
        想象力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基础。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抓住文本中的重点作为想象的生长点,以此来让学生在想象中能够对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刻性。
        例如:在学习《出塞》这一首古诗时,为了锻炼学生想象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首先,我会为学生讲述古诗中的重点词句的含义,待学生基本了解本篇古诗的中心思想后,我会让学生反复朗读古诗,从节奏上感受古诗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在课堂上闭眼眼睛,根据我朗读的内容想象画面,并在课堂上进行描述,如,我先将这首诗声情并茂、富有节奏的朗读一遍,并利用多媒体配上相关的音乐(凉州曲),以此来营造出一种诗意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进而丰富学生思想境界。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无论对于学生发展还是对于教学而言,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思维能力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学中既不能因为过于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忽视教学的基本内容,不能为了教而教。?
        参考文献:
        [1]王朝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D].青岛大学,2018.
        [2]李燕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100.
        [3]朱军.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2012, 000(006):188.
        [4]范东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教育, 2015.
        [5]郑丹丹.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 赤子(上中旬), 2015(20):337-3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