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间游戏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董小伟
[导读] 对于初中体育课程的安排,在新的大纲的要求下应该灵活多变

         董小伟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中学313200
         摘要:对于初中体育课程的安排,在新的大纲的要求下应该灵活多变,加入文化的气息。使其不再只是简单的锻炼身体,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慢慢得去了解、去接受这些各种各样的文化风格。那么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去引入民间的游戏,创造更多有趣味的游戏内容。同时也能通过游戏使得学生之间的互动水平得到提高,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另外,由于民间游戏的复杂与繁多的特点,需要教师进行筛选,从而使课堂的进行更加高效,保证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新的了解。
         关键词:民间游戏;初中体育;探究
         引言:
         教学课堂的创新始终都是一件备受关注的事情,如今体育也要应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初中的体育课堂不应只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体质的提高,也要结合各民族的文化的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民俗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通过游戏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趣味课堂,多引入民间的小游戏,借助游戏的过程让学生对这种文化开始培养兴趣。同时教师也要灵活进行安排,根据学生的状态进行安排,在有限的时间里,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一、引入民间游戏,创设趣味情景
         课堂教学的创新一直在说趣味课堂,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这一理念也应深入贯彻其中。在教学的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首要问题。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也要与新时代结合起来,通过体育活动的形式,将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向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活动与民俗文化的结合之下,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同时游戏的趣味也会减轻身体的疲惫,且使得民俗文化重新散发活力[1]。
         例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一般进行最多的就是让学生进行短跑热身,然后进行长跑或者是蛙跳等一系列体育活动。但是一上课就进行,不利于学生精神状态的提升。所以,教师先安排进行小游戏,游戏的选择也是很重要,可以选择丢手绢这种学生耳熟能详的适合学生多的游戏,教师在重新将规则告诉学生之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安排,制定输掉的小惩罚,学生可以选择做俯卧撑或者仰卧起坐,做五个即可。活动开始,在相互追赶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将会被逐渐调动起来,操场的氛围也会更加的热烈。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活动的安排,体质较差的可以进行小组跳绳,扔沙包等游戏。而在这种游戏氛围的感染下,在统一安排的游戏结束时,很多学生会选择晚一些常见的小游戏,比如前面提到的扔沙包,还会进行跳房子这一类的游戏[2]。初中生的好玩的心理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同时在课堂教学方面更加的高效。
         二、借助游戏,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水平
         教师通过将民俗游戏带入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让学生能够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了解到民间游戏的文化背景与其独特的魅力。

目前已经不能再执着于传统的体育教育方式,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锻炼,还应当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默契,提升学生的视野。教学方式的多种多样,配合学生们活跃的心理、思维,教师进行游戏的合理安排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得到提高[3]。
         例如,在进行初中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一项扔实心球时,在开始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在练习标准动作时,教师通过相似的游戏进行课前练习,可以让学生对扔实心球的动作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之后教师进行学生的分组,根据体质将男女分开进行扔沙包的游戏,一个是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一个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最重要的就是扔沙包的动作与扔实心球的动作有着相似之处。所以,通过两边的学生和中间的学生进行轮换使得学生对要学习的动作有更加清楚的了解,教室也可以加入其中,在进行的过程中适时地提出一些意见和见解去帮助学生改正动作。在准备游戏结束,让学生探讨刚才游戏中所得到的收获,讨论动作要点,互相验证动作是否规范,互相进行学习互补。
         三、筛选民间游戏,传承教育文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有着其特有的限制性,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场地、器件、安全管理这些都会限制体育课堂的活动安排。同时,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有着很有民族特色的游戏,而这些民俗类的游戏,正可以弥补场地,器材的不足。但是,由于一部分的游戏难度较高,在学校的情况下,学生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所以教师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将有着大的安全隐患得游戏,以及不适合学生进行的和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民俗游戏要筛选下去。然后根据教师课堂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安排,比如增加一些环节,规定之类的,使得游戏变得更加有吸引力[4]。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
         例如,在学习两人三足时,教师进行游戏的选择民俗游戏来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例如跳竹竿、跳大绳等,对于跳竹竿,材料容易寻找,同时也需要手持竹竿的人有着相同的手法,可以很有效地进行默契的培养。同时在这一组的旁边安排跳大绳的游戏,可以在一组完成之后迅速地跑到另一组进行游戏,这样学生的反应速度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跳竹竿以及跳大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行上课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个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学习。文化的传承不只是要在班级里面进行,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所能收获的东西会更多,更加的深刻。
四、结束语
         教育的发展不能是故步自封一成不变,如何配合学生的心理将课堂变得有趣有效对教师有着巨大的挑战。教师将筛选好的游戏进行改造,似的课堂的进行更加的灵活,给传统的体育活动增加更多的文化价值,让体育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内涵。不过要完成传统体育课堂向创新型、融合型课堂的转变仍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对本身能力的提高,以及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教师将民间传统游戏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符合现代的新型的教学理念,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趋势。但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向学生讲述有着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让这些存世已久的宝藏,不要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之中。在未来的发展中教师要注重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紧密结合,从而将教学更加高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权.基于民间游戏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8).
[2]黄佩垣.民间游戏走进初中体育课堂的探究[J].体育风尚,2020, 000(003):P.151-151.
[3]卢庆辉.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设计探究[J].开心素质教育,2016, 000(024):69-69.
[4]陈慧云.民间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教学,2018, 000(006):5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