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杨云
[导读] 历史学科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杨云
         岳池县东板小学校(四川省岳池县)638311
         摘要:历史学科其实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一个个的历史事件就像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了解这个历史故事,不仅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慧,还能够让我们在学习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为人处世方面的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同时,懂得更多的道理,从而让我们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然而历史学习的难点也在于此,仅以中华民族而言,就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更何况还有浩瀚丰富的世界历史,这么长的历史轴线,这么丰富的历史资源,所包含的众多知识点,也足以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挑战。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就要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采用更适合初中年龄学生思维习惯和特点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式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
(一)创设情境
         情景教学法是当前教育时期广大教育事业从业者广泛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该法旨在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开展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及想象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亦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当我们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如果仅仅依托教材内容,很难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长征的艰难与险阻,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系统播放关于红军长征时的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在声像资料的烘托中,深深震撼学生的感受及情感,从而加深对红军长征史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利于学生对珍惜先辈的革命成果,争做新中国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营造氛围
         课堂氛围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的质量,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始终萎靡低沉,缺乏情感的表现,那么这样的教学情感势必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位学生,从而使学生缺乏历史学习的激情,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与之相反,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自己的情感变化及情感表达,依据教学内容将自己对历史的见解通过情感传递给学生,定能够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例如:当我们在学习《南京条约》时,我们要用悲愤的感情告诉大家这个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签订的背景及内容,也要让大家明白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及对中国社会的破坏,这样利用情感的传递,引发大家的共鸣,从而更好地掌握该段历史知识。
二、深挖、广挖历史资料,辅助课堂内容教学
         当我们依托教材学习历史知识时,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并无法将丰富的史料悉数落于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利用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其他手段,尽可能多的挖掘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向大家展示这些史料、佐证,从而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丰满,也利于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历史的真相。

例如:当我们在学习“七七事变”时,通过教材内容我们了解了七七事变的事件内容,但是简短的介绍并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七七事变发生的环境及背景,这时我们就可以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像学生阐释事变发生的背景(日本早已制定了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大陆政策”,并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从而进一步促使日本开展了对中国的入侵,以期利用中国丰富的资源摆脱自身的政治、经济危机。)从而解决学生对事变发生的疑惑。
         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完善教学内容,辅助教学活动地开展,能够让学生更全面、透彻的了解、学习历史知识,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依托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额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当我们利用情感的传递以及情境的渲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思考及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并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及予必要的指导,督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要我们历史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摒弃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理解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己视为学生学习历史道路上的领航灯,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能力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将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学习历史并不是要简单的了解历史长河中的人和事,而是要通过学习历史,来指导我们的社会活动,启发我们的智慧。当我们学习了清代历史,就能够明白闭关锁国只会让我们迟滞不前,迟滞不前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唯有开放才能让我们了解世界发展的状况,唯有学习才能将世界先进的技术及经验为我所用,促进我们的发展。同样,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不肯与他人交流、探讨,那么我们的学习能力势必受限于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不能取得有效的发展,这就直接阻碍了我们学习成绩的提升,只有向他人学习,勤加交流,才能促进我们的共同成长。
结束语:
         综述,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难点就在于初中历史知识的繁杂,众多的历史知识内容非常不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从而阻碍了学生历史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善于运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简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文金花.??科技资讯. 2020(12)
         [2]. 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J]. 赵晓萌.??才智. 20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