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  李佳
[导读]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中地理更是如此

         李佳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618599
         摘要: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中地理更是如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环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为高中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老师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调整优化,落实当前先进的教育思想,构建现代化实践课堂。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教学理念;地理实践能力
         引言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地理实践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教育领域的主要育人目标,综合性人才可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地理知识是当代学生的必备知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教学有效性亟待提升,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汲取新课程改革重要思想,积极的开展教学创新,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推动学生各种优秀能力的形成,实现育人和教学的同步进行。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正确教学导向
         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学创新的一步,在新时期,教学理念的先进与否尤其重要,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老师教学理念的不当,学生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许多的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教学模式也以灌输式为主,不注重实践教学,在这种课堂结构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提升,而且学生的思想也会逐渐固化,对老师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非常不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要真正的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适当的调整课堂结构,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利用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在地理学科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图表比例、标注、图注等方面入手,认识不同类型图表及相关题型,再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加深对图表内容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加实践内容,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强化学习反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行的发现问题,并且动手解决问题,逐渐的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达到预期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 加强课堂引导,激发实践热情
         实践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可以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入,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要加强课堂引导,创新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

在之前的高中地理课堂中,由于老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不注重教学引导,学生的课堂思维不够活跃,对地理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在实践教学之前,老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结合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实践内容, 走出之前的教学误区,保证实践教学内容与地理知识充分契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避免出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分离。例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部分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然后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从热岛效应的成因入手,想一想城市热岛效应会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何种影响?”各小组通过讨论得出“生产污染物扩散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一结论。这种带有强烈探究色彩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可以同步培养其思考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3 丰富感知,强化理解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综合性很强,涵盖了许多的理论性知识内容,在许多高中学生的认知中,地理知识抽象性强,学习难度大,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不高,畏难情绪严重。为了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消除学生们的畏难情绪,老师在地理课堂教学环节,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丰富学生感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对地理知识进行简化处理,在学生理解能力提升的前提下,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这一部分时,比较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观看动态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规模海水运动”的成因及其影响,同时培养学生形象感知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知能力,并且学会透过地理现象分析其主要成因,避免出现知识的机械化堆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实践力的形成对于当代的学生来说意义非凡,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加强课堂引导,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形成,为我国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利荣. 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张倩倩. 基于MeteoEarth数据的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