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守鸿
四川省宜宾市第八中学校 四川省宜宾市644000
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下,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思维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他在社会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并且在各学校的着重培养下,教师们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更加注重。但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以致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充分,使得学生们的思维培养无法被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基于此,教师应该以初中语文教学为载体,针对学生认知实际与发展需要,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充分优化教学方式,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充分渗透至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为确保教学提升,学生发展实现而给予保证。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在现阶段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中,初中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所有学科中是最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它贯穿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影响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让学生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推动自我修养发展。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引导学生自助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并且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习惯对教学方案进行改进,更好更有效地不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达到更高的层次,为学生日后的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很多学校对于教育方式方法做出了改变,虽然有提倡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把创新教学落实在行动上,比如说很多老师仍然以教和学为学习的中心,让学生在固定的模式下对语文进行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仍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没办法,让学生对于课堂产生兴趣,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点局限的甚至机械化地背诵来应付考试,他们觉得只要成绩比上次高就行了,在答题的过程中甚至就是照搬照抄,对于题目和将要运用的知识点一点思考和改变都没有。从而对于相关知识缺少思维活动,这就让教学结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创新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以小组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实践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要重视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导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占主体位置,鼓励学生自发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的轻松的学习不同的知识,在学生享受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给学生安排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去了解故事的背景以及文章当中主要的人物特点,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去进行合作探究。在对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要能够从多个角度展开。通过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也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能更好的让老师去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性格特征,因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改进教学方案。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为大家普及一个语文小知识,或者分享一首新读到的诗,再比如西方国家小众诗人的介绍等等,通过不同学生的分享,其他学生就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扩大知识的领域,增加知识积累,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这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不同文学知识的思考,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上有很多琐碎的,具有质疑性的知识点,因此学生会对不同的知识点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敢在课堂上主动提问老师,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老师也不会去,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思想进行提问和解答,再这样长此以往的循环下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主动提问,因为提问是个主动思考的过程,在提问之前学生会对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发散性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然后请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的是引导和纠正的作用,可以在其他同学进行回答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语文知识,更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一个层次,让学生爱上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还要给学生在留下课后思考的机会,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够锻炼思维能力,使得学生们展开思维的空间,从而有效率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3.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其自信心也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发地去学习不同的文学类知识,当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以及有新的发现时,教师对学生应该鼓励和给予肯定的评价,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和疑惑,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参与性和主导性,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动力去学习去思考,用这种鼓励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愿意去思考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举一反三的能力,使他们独自面对问题和疑惑时自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能够在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三、结论
总之,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多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积极创造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地课堂上能够更好地自发地去学习,从而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也充满自信心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祖玲玲.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9(12):242.
[2]顾留元.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课外语文,2019(36):54-55.
[3]赵莉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才智,2019(35):122.
[4]南旺军.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9(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