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燕
龙港市新城第二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技术逐渐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于理解的基础学科,需要学生从小培养理解能力。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课堂;语文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的基础学科,对小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尝试将“互联网+”技术与语文课堂融合来提高教学效率。
1 “互联网+”技术跨越时间限制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课程不止限于课堂。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摄入仅仅发生于课上时间,教师的课程教授时间有限,放学后学生只能通过书本与作业自己温习课程知识,效率低下且知识摄入有限。而当语文课堂融入“互联网+”元素后,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便不会再受到限制,小学生的学习扩展到了生活当中,而不仅仅拘泥于在学校期间,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学习起来更加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当教师在当天语文课堂教授完人教版课程《司马光》一课后,学生放学在课后回顾时可以通过QQ群及时询问教师问题,老师便会及时解答,教师也可以在上课前一天在QQ群中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预习文章,并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写到群里进行汇总,教师在第二天的课堂当中重点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这不仅会训练学生预习复习的能力,而且使得教师有重点的讲解内容,学生有重点的倾听内容,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主动性。
2 “互联网+”技术消除空间限制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使得课堂跨越时间的限制,同时也能消除教师与学生空间上的限制。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小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语文教师了解书中的知识,只能通过语文教师的描述对课文内容进行想象,这不利于学生了解课文,也不能使得学生身临其境理解作者的情感。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不在只依靠语文教师的讲解来了解书中的天地,而是有机会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感悟。例如,教师在当天语文课堂教授人教版课程《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可以在互联网上连线一位距离圆明园景点很近的北京名师,让其线上与学生连线教学。
北京教师一边导入课程,询问学生关于圆明园的知识,一边带着学生线上参观如今的圆明园景点,学生在面临真实的景观时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圆明园的赞美,又有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与无奈。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的方法对于学生对课程的吸收理解非常有益,“互联网+”技术打破了课堂的空间限制,使得学生身临其境成为可能。
3 “互联网+”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互联网+”技术教学不但会打破课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而且对于语文课堂期间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积极影响。语文教师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语文课堂相融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课程《山行》一诗时,教师可以在做完课程导入后,应用互联网技术在多媒体上播放易中天教师的《山行》讲解视频,学生在被视频吸引的同时,也会激发出对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课堂的注意力。通过视频讲解与教师讲解双重讲解,学生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诗人的情感与心境。这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使得知识更加全面,而且改善了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创新了教学方法,不再是对诗歌生硬地背诵与理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了解诗歌的兴趣,使得课堂内容简单易懂,提高了小学语文课程的课堂效率。
4 “互联网+”技术拓展学生阅读
语文课程博大精深,不仅限于课本中有限的知识。小学生应多读书,扩展语文知识素养。“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提高语文课内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得学生扩展阅读越来越容易,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在传统的课外阅读中,学生需在课下前往图书馆或书店等固定区域,或将读物买下阅读,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学生随时阅读、广泛阅读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读书软件阅读各个名著书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课内文章的历史背景与知识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5 “互联网+”技术使学生自主学习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不是依赖于教师与家长的逼迫。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互联网提供给学生方便且优质的学习平台,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生容易被“互联网+”技术吸引,在其中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等有趣的方式自觉地学习语文知识,了解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背景、情感与想法。这不仅使得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更加全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锻炼了学生自己挖掘知识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6 总结
总体来说,“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很多,同时也有许多益处。它可以打破语文课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也可以提高课程效率,优化课程结构,同时会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巩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杨."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J].科学咨询,2020,(42):226.
[2]魏居芬."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外交流,2019,26(20):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