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轩
天津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学校 天津 300450
摘 要:新课标提出:“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教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因此,小学数学要改变以往教学中的“满堂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通过创设“以学生为本”的数学情景,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去,这样的实践活动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教师在寻求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项策略就变得尤为重要,这篇文章根据实际,浅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教学在不断改革,科技也在飞速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多元化,变得更加自由、灵活。数学本身就是多变的,年级越来越高,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高度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这对部分学生是一种挑战。小学生的需求使得教师要变得更“强”。
如果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战士,攻破重难点则是达到教学目标过程中的攻坚战。教师经常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角,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这样会让学生失去自信,以致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也许真正地把课堂效率提高上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崭露头角,让他们如其所愿,学到想学的知识,获取想学的技能,在乐趣中探索,学生才会喜欢数学。基于以上条件,教师加以引导点拨,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就是新课标下需要的人才。那么,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朝气,可以在以下几个策略方面进行改进。
1、了解学生,分层教学
(1)了解学生个性。得到老师的夸奖,往往是小学生认为最高兴的事情。他们会和老师分享他的事情,久而久之,经常性的表扬会让学生更听话并且更喜欢这个老师,喜欢这个学科就变成顺理成章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不同,他们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也许你的赞赏,会让他们开得炫目多彩。数学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说说数学家的经历,速算开火车等等,此类比赛具有层次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加入进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还要注意表扬的时效性,这既可以变作学生爱数学的动力,也可能变作使他们不断进步的助力器。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教师应在观察学生旧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多下功夫,数学知识本来就是新旧衔接紧密的,根据学生的情况,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在课堂上的“无用功”,在学生高度集中的前半节课,进行新知识的讲解,这样会跟大程度上的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学生更容易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融合起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学生是天真的,在上课时应尽力创设有趣的数学情景,比如,在学习“10的认识”时,利用故事导入,数字精灵0到9他们在玩排队游戏,数字精灵9当上了队长,便嘲笑数字精灵0,小0伤心的哭了,小1去安慰小0,说他们两个合作一下就可以打败数字精灵9了,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揭示课题。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说着理论知识连接生活实际,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奥秘,同时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这样问:“谈一谈生活中和圆柱相似的物品有哪些?”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奥秘找出来,并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提高参与率和兴趣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培养习惯,学会倾听
上课时,多数学生能热情回答,主动探讨,但是有些同学却不知所云,遨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阻碍,打破阻碍就一定让学生懂得欣赏别人的话语。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赢得尊重的本钱。学生认真聆听,认真去理解发言人的意思,才会体会主旨,从而生成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也是如此,一名成熟的老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言情中体会到他们的情感,这样一来,方便老师与学生交流,真正地体会到他们的需求和渴望。
教师关注学生的言行,了解学生所需,这不仅是教师的要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也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表现。信任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相互信赖,从合作的角度提高了课堂效率。
3、课前准备,因材施教
由于年龄差异,学生身心特点也存在差异,所以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定。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制定难度适度的教学目标,如果目标比较容易达成,那么就是去了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功的幸福感;当然,也不能难度太大,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完成,他们自己就会“打退堂鼓”,失去对新问题的探知欲望。其次,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差异,把目标设定分出层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作为一名教师要照顾到掌握情况不同学生,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每堂课都要有所收获,这样才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4、优化教学,助力高效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有更高的追求,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主动去加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导入过程运用学生熟知的情景或者有趣的情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效果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快速进入正题并且能够让学生以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高兴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路能够飞得更远,课堂学习效果会得到提高。
(2)点拨指导,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自学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学生根据要求,完成需要检测的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很高。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去和他们一起探讨交流,在充足的时间的条件下,找寻问题,引导提升,并能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如果某个学生发现了特殊问题,教师应给他及时的表扬,这样一来他们的学习劲头就变得充足起来。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除了知识以外,合作是学生的另一种必备技能。合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团队意识的重要性,还能够锻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同时也是双方共同进步的过程。
5、自主学习,终身受益
数学课堂中“授之以渔”体现得尤为重要。学生学到方法才是最关键的,让学生通过对这个知识认知,能够联想到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在自主学习方法的探究中必须“挑起重担”,敢于做出变化,在实践中探寻出更多的学习方法。当自学成为某个学生的技能时,他会把知识理解的更透彻,让自己的数学知识更加充实饱满。
教学的的首要任务不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如果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头脑中把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的重要策略,那么这将影响着他的一生。
6、良好习惯,铸就高效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刻就是在孩子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利用学生的上进心,对于学生进行鼓励,学生就去朝着好的方向去继续,慢慢形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也是反复的过程,善于反复,学生一定会有进步,随之而来的就是数学高效课堂。
总之, 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下,要想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学习品质,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相辅相成,才能共同进步。教育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好的策略,助推高效课堂,同时还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想要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教师必须以教学理论为依据,时刻反思,完善自我,才能达到真正“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华刚.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研究[J].中学语数外,2011,(3).
[2]杨崇燕.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