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芳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中段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写作的方法,并能够形成优质的作文。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还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写作锻炼,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上逐渐掌握良好的写作方式,并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写作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写作业缺乏兴趣。因此在中段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上能够逐渐获得更多的收获,并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在写作课堂上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一、重视字词教学,扎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一篇完整的作文是靠字、词、句子组合成的,熟悉汉字和词语的运用也是写作的基本前提。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学习能力还比较弱,语文基础不够牢固,不少学生对基本汉字和词语的应用也不熟悉,写作时经常会出现写错别字、乱用成语等低级错误,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对此,教师要重视字词教学,扎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在进行新课文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熟悉生字和生词,让他们会读、会写,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字典来查字词的具体含义,并将字典释义标注在文中,再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加强对生字和词语的理解。为了检验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可以让学生利用词语进行造句,增强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要定期安排生字和词语的听写任务,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
二、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被局限住,还需要适时地帮助学生拓展课外读物,丰富教学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日趋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文化泛滥等问题,导致在文化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良莠不齐的作品,一些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读物充斥在文化市場当中,其中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不仅会影响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甚至会影响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小学生缺乏一些是非辨别的能力,面对多样的阅读刊物不能进进行有效的辨别,导致很多小学生会接触到许多不良的课外读物。这就需要教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甄辨能力,对于一些课外读物应当选取一些具有鲜明主题、内容积极向上的,在调动学生阅读与写作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
例如,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多读一些童话、神话故事,对感兴趣的故事可以进行人物分析,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一些名著,比如《西游记》,体会其中对于人物的刻画描写,学习写作手法。
三、强调写作后修改与迁移性训练
要强调针对小学生的写作后作文修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首先介绍自己的写作教学经验,为学生分享写好作文的小诀窍,并要求学生每周都写一篇作文,在班级中与同学共同為作文“挑毛病”。挑毛病的过程是学生检讨自己作文的时间,也是学习他人写作优点、学习新写作技能的过程。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逐渐提高了自己对写作的见解,写作能力迅速提升。所以说教师要把握好写作后的作文修改过程,并将修改过程公开,让所有学生都见证、学习这一过程。
在本文看来,这也是一种对知识的迁移性训练,因为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不同个体实现了知识迁移,确保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流通与共享。
四、积累日常的写作素材
众所周知,作文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长期的引导和学生的不断积累,是一个量表引起质量的过程。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教师的正确引导之外,还需要学生日常不断地积累。与此同时,还需要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并在自己的爱好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每一次的作文当中。首先在脑海中构建作为的框架,然后根据作为的要求补充不同的内容。在文章之中,教师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一来,作文便具有了灵魂,具有了可读性。要想实现这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为作为写作奠定坚持的基础。
五、组织作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几乎就是停留在了“课堂”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局限于语文教师的说讲以及自己听讲的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足。虽然语文教师讲的知识传授给了小学生,但是这只存在于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并没有通过脑海把知识表述出来。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作文实践活动,让小学生通过思想和语言的共同表述,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作文朗读比赛。语文教师可给定一个作文题目,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写作文,然后把作文交上来。语文教师看学生的作文,并从所有的作文里选出十个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语文教师要求这十名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进行朗读。一周以后,教师可在作文课的时候开展朗读比赛。朗读内容为十名学生自己写的作文,而评分人员为教师以及班级里剩下的学生。
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教师的教学地位有了新的定义,不再是教学的中心,而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作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参加相关的教学培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全面打破小学语文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限制,进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教授学生对某一事物进行描写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通过自主观察和分析,丰富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培养学生掌握更多正确的写作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我们要积极把握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作文能力提高的方向,让小学生在教师正确方向的引导下学会去积累,学会将自己的情感能够从事物中更好地表达出来,使自己的写作转化成一个良好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李晴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295.
[2]焦红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析[J].才智,2017(09):142.
[3]张洪成.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