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以读促写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2期   作者:冯丹
[导读]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冯丹
        吉林省扶余市第四中学  吉林扶余  131200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而言,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还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再加上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在阅读中获取写作素材,在写作中促进学生进行阅读,通过两者的结合实现循环渐进的教学,这不仅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体现。但是从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阅读和写作教学分离
从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分离,并没有认识到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的重要性。所以导致在具体的教学中阅读仅仅是为了阅读而开展的教学,或者是教学需要而开展的阅读。而写作也是为了写作而开展的教学,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让学生阅读文章的时候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摘录好词好句,更没有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和拓展性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学生来说,长期的处在这种阅读和写作分离的教学模式中完全无法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更无法培养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意识。此外,在这种阅读和写作分离的教学中,学生的写作素材得不到积累,所以才会导致部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无内容可写。虽然教师在写作之前就讲述一些故事或者展示一些物品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但是由于在阅读中没有积累写作素材,所以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几乎是千篇一律,缺乏新颖和特点。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
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是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来自多个方面,比如来自考试制度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课堂教学中盲目的进行知识的灌输,其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导致“填鸭式”教学,这种现象在当今初中语文课堂上非常的普遍。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更无法做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
二、初中语文以读促写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化知识积累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其次,写作是表达的体现,也是交流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所以写作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而阅读是丰富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所以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可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同时,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现代化的初中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而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正是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之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和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初中语文以读促写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仿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要开展读写结合之以读促写的课堂教学首先就需要教师有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识。然后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者是续写,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仿写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体现,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初中语文《紫藤萝瀑布》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之后带领学生找出文章一些优美的句子和表达效果以及写作特点。这些基础的教学完成之后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仿写,让学生围绕作者在描写《紫藤萝瀑布》中采用的优美句子和写作方法开展写作,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此来做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发挥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优势。
(二)注重开展拓展性阅读和写作教学
想要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内容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或者是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阅读,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充分的发挥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优势。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初中语文《三顾茅庐》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由于本节课程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所以教师除了要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涉及到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拓展性知识的阅读,也就是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它片段或者是整本书的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而写作的开展又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所以开展拓展性阅读和写作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以便于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灵活的运用,从而做到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结合,发挥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优势。
(三)通过阅读范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在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范文,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来获取更多的写作技巧和知识积累,同时也感受到不同写作类型的特点,从而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而这也是以读促写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体现,因为在阅读范文的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促进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初中语文写作《学写游记》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写作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比如我在开展本节写作课程教学的时候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索了网上的优秀范文,然后让学生们进行阅读,通过阅读不同写作角度的范文和感受作者的感情以及表达方式等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做到有内容可写,借鉴优秀范文的写作特点和手法。而这正是以读促写教学的体现,也是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体现,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既是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以此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的提升,也促进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小玉.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实践研究--以岭南师院附中东方实验学校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20.
[2] 郁忠华.浅谈“读-写-读”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0).22-23.doi:10.13525/j.cnki.bclt.201610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