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语文文本阅读邂逅思维导图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2期   作者:代传会
[导读] 全国统编教材的推广使用,对于农村初中孩子而言,语文文本阅读就是一个初步体验“广思”“异思”“深思”的过程
        代传会
        四川省泸州市自强学校  646108
        摘要:全国统编教材的推广使用,对于农村初中孩子而言,语文文本阅读就是一个初步体验“广思”“异思”“深思”的过程。要发展思维能力我个人认为首推思维导图,它可以将知识进行可视化,引领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管理的知识,激发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思维导图可以说是人类大脑的第二次进化,它带给学习上的一场大革命,实现了记忆的图像化、思维的可视化、知识的结构化、解题的模式化的一种优质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语文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不仅需要发展语言的能力,还需要发展思维的能力并激发出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的潜能。”全国统编教材的推广使用,对于农村初中孩子而言,语文文本阅读就是一个初步体验“广思”“异思”“深思”的过程。要发展思维能力我个人认为首推思维导图,它可以将知识进行可视化,引领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系统的知识管理,激发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何谓思维导图?它是将主题放置于中心位置,然后用线条和图画进行分层分支的绘制,并将多个散乱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再从纷繁复杂的资源、材料中找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种可以帮助孩子们记忆的有效实用的工具。作者东尼博在《大脑使用书》一书中曾说道:“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是一种简单高效形象化的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时代周刊》也赞道:“思维导图对人脑的贡献,就如同霍金对宇宙的贡献那么大。”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可以说是人类大脑的第二次进化,它带给学习上的一场大革命,实现了记忆的图像化、思维的可视化、知识的结构化、解题的模式化的一种优质的教学模式。因而如果我们能将思维导图尝试在农村语文文本阅读教学中,一定能促进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并能建构起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
一、思维导图邂逅记叙文文本阅读教学
        记叙文一直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中考试卷上占有较大的比列,然而记叙文的识记点繁多复杂,农村孩子本就基础偏差,单单记叙六要素就绕的他们晕头转向,更何况还有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线索、语言品析、主题探究等等更是让他们无适所从。

众多的知识点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则可尝试使用思维导图这一法宝,将这些琐碎的知识根据它们的逻辑性呈现出来,让学生建立一种新的“知识空间感”,进而高效学习。比如在学习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时,我就试着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记忆。首先让学生整理出这篇文本的内容:它写出了老王的生活很艰苦,从哪里体现出来,你从哪些具体的事情中看出老王的品质有些什么?作者一家的善良是怎样体现的?作者写是为了什表现么样的主题?而后教师则运用本课的思维导图(如下图)这种有图有文有真相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一一在黑板上呈现出来,让学生的思维既可视又有条理,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思维的清晰度和广度,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与议论文文本阅读教学不期而遇
议论文对初中孩子来说不太好把握,尤其是农村孩子阅历较浅,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狭窄,他们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议论文,论点不易归纳,论据找不到,特别是论证方法,学生理解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因而学习议论文文本阅读时老师可以边讲解边绘制导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学习《敬业与乐业》一文时,老师用思维导图将节点和连线知识点并联起来,由导图中心向四周发散出知识点,把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要素、议论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议论语言特点等知识点串联连成知识块,再把知识块链接为知识网,让本课知识在学生大脑中有序地排放和储存。有这样直观的导图方式(如下图),文本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就能迅速掌握议论文本内容了。

三、思维导图初遇名著文本阅读教学
        名著阅读在中考中的地位越来越突显,对它的考查由一本变为两本,而今年的中考卷上变为三本,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大量阅读名著,每学期至少要阅读六本及以上。可是农村孩子本身阅读量极少,何况每本名著字数较多,他们根本不愿意阅读。我觉得在进行名著文本阅读学习时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名著更有兴趣,也更有目的性,教学更为高效。具体做法是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思维过程的绘制,来刺激思维的活跃度、灵活性,因而可能就会在不经意间产生许多优秀的创意。在名著阅读的学习中,我尝试让孩子们用思维导图画出一本书的大概内容或者一个章节的内容,这样对梳理名著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如下图是我班孩子绘制的《红星照耀中国》的思维导图,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布局合理,思路清晰,可见这个孩子对这本名著的内容有了深入的阅读和理解。

        思维导图邂逅语文文本阅读教学,这种新颖而灵活的信息平台能诱发农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他们的长时记忆,并能提高记忆的效率,高效地同遗忘作斗争。思维导图还可以调动农村孩子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在愉悦地遨游在瀚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更可以促发学生去进行新的拓展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扩大了对文本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农村初中语文课上可以在不同的文本阅读中推广思维导图,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独特优势,切实提高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的效率。语文需要阅读,而阅读重在积累,我相信思维导图会碰撞出农村语文文本阅读课堂之花。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