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琼谊
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寨外林小学 515144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以课堂提问为视角,谈一谈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有效性;提问策略;数学思维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师都明白和了解的,但是对于如何真正落实到具体教学中,目前并没有标准化的方案。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用的教学方法,探究如何高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提高提问水平,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去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论题。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落实核心素养,首先要真正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目前我国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界定,但是研究者对此已经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归纳出,小学数学学科素养是一种对数字和图形的运用和发展的能力。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能力:第一,对于数字、图形、有数学内涵的符号的感知能力,是否能快速理解这些数字和符号所代表的内涵,并对其展开应用;第二,对于数据的运算能力和分析处理能力;第三,对于平面、立体实物与相对应图形的相互转化的能力;第四,数学的建模思维能力、数学创新应用能力。
二、有效提问对于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和知识。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快速举手回答,这个过程就能够训练学生提高思维速度,而思维速度和思维准确性的提升就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例如,学生能够加快运算速度、加快感知数形的内在规律,那么核心素养的能力就得到了提升。不仅如此,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于数学的思维深度也能够得到提升。由此可见,有效的提问对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训练学生思维的速度和深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数学有效提问的应对策略
(一)做好课前准备,提高问题质量
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环节,改善提问频次高、质量低的问题,在备课阶段就注重强化提问设计,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提问过程中学生的收获,而不是在课堂随意即兴提问。首先,设计的问题要紧扣主题,表达具体明确,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教师所问的问题的内容,并快速进入思考状态。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提问的层次性,设计的问题要由易到难,通过容易的问题来带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相对难的问题则能够真正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与此同时,相对难的问题也不能难度太大,否则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来,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还降低了课堂效率,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设计的问题也要与所需要培养的能力相对应。最后,教师在设计提问环节时,在时间安排上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并在学生回答了问题以后,留一些时间给师生互动,进一步锻炼学生思维,巩固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有什么疑问,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来,对于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灵活调整一下课堂时间,多深入讲一讲。
(二)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本质
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深的认识,并进入深入思考的状态,起到对数学展开深度学习的效果,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本质。
对于基本的数学应用方面的核心素养,不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但是对于数形的感知能力、数学的创新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必须要通过调动学生深度思考的内在思维,才能够得到提升和锻炼。如在学习《认识时间》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那走三大格是几分钟?”在学生回答了“15分钟”以后,教师可以接着问:“非常不错,回答得很好很快,那么为什么你能这么快回答出来呢?”通过这个问题,能够进一步启发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乘法运算的本质,认识到数学乘法运算是能够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
(三)通过平等式互动,鼓励学生开拓数学思维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尤其要注重营造和谐的互动氛围,充分展现出师生平等的提问原则。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带有强压、命令的语气,学生就会产生紧张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思维的拓展。只有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下,学生才能够快速接受信息,快速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提问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构建良好的沟通情景,语气温和,多用鼓励性的语句,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要用语言进行批评和打击。例如,在《图形的运动》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需要认识到,不同的学生的抽象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学生能够快速学习和理解,有些学生却对于图形和实物的转化非常迟钝。基于此,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鼓励,多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沟通,营造平等的氛围,给反应较慢的学生多一点时间去思考和探索。当教师提问学生“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区别?衣服是轴对称还是中心对称?”时,教师对于回答不上来的学生,可以多给一点引导:“你看老师穿的衣服,可以老师的衣服中间画一条虚线,你看老师的衣服是什么对称?”这样学生有了非常具象的实物作为参照,就能够很快回答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身对于图形和实物的转化思维能力。
(四)通过趣味性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动力
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学习的时间有限,需要学生将数学学习带入课后、带入生活,在生活中留意数学、锻炼思维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思维能力,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才能够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老一套的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落实新时期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前提,在课堂提问环节,要积极开展趣味性提问,在提问环节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游戏化的情境。如在进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一张A4的纸有几个角?把它的一个角用剪刀剪掉,还剩几个角?”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一方面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事物与“角”存在联系,另一方面,学生会发现“角”与其他很多事物不一样,是越剪越多的。基于“角”的这个特殊性,学生就能够对“角”产生好奇心,拥有更加主动学习和了解“角”的动力,从而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好好进行后续内容的学习,并在课后也会多关注和学习有关“角”的数学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丰富多样的,是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才能够获得和提升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提问的价值,做好课前准备,提高问题质量,注重提升问题的启发式功能,注重构建平等互动的课堂氛围,强化提问内容的趣味性,引导小学生探究数学、热爱数学、开拓思维,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晓露.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提问艺术[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01):49.
[2] 向玲.提问,开启思维的钥匙——小学数学提问艺术浅谈[J].新课程(下). 2018(06):24-25.
[3] 施堂玲.问题导入,深化理解——论小学数学提问式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J].小学生(中旬刊). 2018(0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