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巴学志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推动儿童思维发展属于一个高阶目标。

         巴学志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 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推动儿童思维发展属于一个高阶目标。若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作业属于一种有效途径。由于作业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以及递进性的特点,数学教师可促使儿童在作业当中进行深入思考,有效发展其发散思维以及创新思维,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并且促使儿童进行深度思考以及深度学习。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通过探究性的数学作业培养儿童高阶思维的策略,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高阶思维

         前言:发展儿童高阶思维乃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通过不同环节强化儿童的思维训练,对其思维品质加以完善,有效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在这之中,探究性的数学作业属于重要途径。把探究性的数学作业当作依托,儿童能够把已知条件与问题进行联系,有效拓展儿童思路,促使儿童展开深入思考。这样一来,可以加深儿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有效发展儿童的高阶思维。为此,探究通过探究性的数学作业培养儿童高阶思维的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一、在数据搜集当中培养儿童分析能力
         其实,数学学习属于一项思维活动,教师需教会儿童思维方法,促使儿童养成较好思维品质,而活跃性的学习思维可以促使儿童对数学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加以牢固掌握,学会对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分析是对事物要素加以整理,对比已知条件间具有的不同之处与类似之处,把思路理清楚,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概括以及推理,进而找到最佳解题策略。借助探究性的数学作业,可以充分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自觉性,促使儿童在实践当中主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1]。比如,开展“复式折现统计图”教学期间,儿童主要学习目的是对复式统计图结构及特征加以了解,同时可以对统计图加以分析。数学教师可让儿童在家中准备温度计、陶瓷杯与陶瓷碗这些材料,把等量热水倒入到陶瓷碗与陶瓷杯当中,对温度的降低速度是否相同这个问题展开研究,要求儿童每隔3分钟对水温进行一次测量,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意义记录,之后绘制相应的统计图。

完成统计图的绘制以后,儿童需比较水温具体降低趋势,这样能够分析得到等量热水放到哪个容器当中温度降低的快?假设适合人们饮用的温度是18-40℃,得到规律以后可提出何种建议?数学教师通过对上述探究性的数学作业加以布置,可以提示儿童多对事物具有的特征加以观察,找出事物具有的异同点,对其加以合理分类,之后按照现象对有关数学方法加以分析以及归纳。探究性的数学作业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些探究问题,促使儿童有的放矢的对有关资料进行搜集,让儿童有理有据的展开推理,有效培养儿童严谨逻辑思维。
二、通过操作演练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
         对儿童高阶思维当中的综合能力加以培养之时,数学教师需将重点置于引导儿童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之上。例如,进行探究性的数学作业期间,运用何种思考方法以及基本技能,这些方法及技能的运用是否合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是否走了一些弯路等。由于探究性的数学作业多是通过儿童亲自操作以及探究完成的,儿童进行操作演练期间可以透过现象得到本质,逐渐学会对问题加以全面思考,这样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综合能力[2-3]。比如,开展“正方体”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让设置这样一道问题:正方体表面带有一定颜色,如果按照某一要求将其切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包含多少个1面、2面、3面和无颜色小正方体。在课堂之上,儿童已经研究将没条棱都平均分成3份与2份的规律,为此教师可为儿童布置以下作业:假设将大正方体棱长全部分为4、5、6份,带有颜色的小正方体包含多少种情况,每种情况拥有多少个?能够得到何种规律?上述探究性的数学作业把空间观念当作支撑点,为让儿童产生一定感性认识,数学教师可建议儿童通过彩泥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之后对其进行切割,然后按照涂色情况把小正方体划分为四类,即1面、2面、3面涂色和无涂色的情况,然后对四种情况对应的数量加以统计,之后用语言对其中包含的规律进行表达,从而总结得到正方体的棱长划分为n份这个规律。通过上述探究作业,儿童能够对大正方体当中涂色小正方体所处位置产生感性认识,把个数和正方体的棱、面、点个数进行联系,对其中包含的规律进行发现以及理解,有效提高儿童问题解决这一能力。
结论:综上可知,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之中,教师需把发展儿童思维能力当作核心目标,充分发挥出作用功效,通过合适作业发展儿童思维,完善儿童的思维品质,促使儿童在作业当中进行学习以及发展。为此,数学教师可在数据搜集当中培养儿童分析能力,通过操作演练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通过质疑活动培养儿童的评价能力,同时通过延伸活动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进而促使儿童学会思考,逐渐养成审慎的、创新的、完善的以及发展的思维特性。
参考文献:
[1]朱金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的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8):88-89.
[2]林丽琴.基于慕课自主学习对小学数学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浅谈[J].考试周刊,2020(65):64-65.
[3]孙灵彩,曹艳萍.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追问的教学策略探究——基于培养高阶思维的有意义学习[J].现代教育,2020(06):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