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教育港新地幼儿园 730070
摘要:游戏是构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少不了游戏的陪伴,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释放天性,丰富经验,提升能力,促进交流,所以,幼儿教师在实施教育时,应积极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促进个性化的发展,实现快乐学习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教育;应用策略;
在幼儿园开展游戏教育,是遵循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幼儿能够以兴趣出发,在游戏中提高各项能力,教师应以幼儿的角度出发,尊重幼儿的想法,配合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在最为放松和愉悦的状态下体验游戏的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在游戏中,教师应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将游戏的主动权,选择权交还到幼儿的手中,促使幼儿能够自主开展、自发交流、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在互相配合和相互合作中培养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也有效的激发了幼儿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释放幼儿的天性,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去探索游戏的奥秘,并通过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幼儿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并以此来增进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一、游戏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组织幼儿开展探索性的游戏,能够让孩子有目的的去探究知识的真谛,孩子们的这种“玩”是成长的需要,是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幼儿园开展游戏教学,就是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的过程,游戏教学让学习不再枯燥,不再成为幼儿的压力和负担,游戏教学是素质教育指导方针的完美呈现,如何让孩子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玩出质量,玩的科学、玩的尽兴,才是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值得去思考和研究的。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通过游戏来完成教学过程。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就是让教学在游戏中进行。所以,在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通过游戏来获得启发,再利用游戏去积极探索,努力发现知识的奥秘。最后,在游戏中巩固知识点,获取更多的经验和技能,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整合出促进幼儿发展,切合幼儿能力,同时,还要以激发幼儿各项能力的为目标的综合性游戏内容,游戏的形式应贴近幼儿的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并以情景教学相结合,让幼儿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游戏的设计初衷,以便更快的达成本节教学活动的教育目标。游戏教育本身就是依据幼儿的生理特点所提出的,所以,游戏教育必定是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的最佳途径,教师应多利用,多探究,多尝试,多研讨。设计出更多适用于教学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游戏教育中收获更多快乐的同时,也能够受到更多的启发,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游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愉快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而有趣的游戏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所以说游戏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同时,有趣的游戏也能够有效的帮助幼儿克服紧张情绪、缓解愤怒情绪,使幼儿始终保持阳光的心态。
在开展游戏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来为幼儿设计更为适合的游戏,切忌为了游戏而游戏,从而失去了游戏教学的教育意义,游戏应本着提升幼儿思维能力,促进幼儿自主思考,主动探究为原则,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启发,从而掌握教学内容的要领。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也应考虑到各个层次幼儿的能力和需求,游戏应体现个性化,多元化,突出互动性和趣味性,让游戏成为教学活动教学各个重要环节的衔接体,而教学活动则成为游戏中的承载体。
三、遵从幼儿的发展需求,让游戏教学成为幼儿获取经验的主要途径
幼儿园开展游戏化课程,是教师对教育理念的升华,同时也是遵从幼儿生长特点和发展需求的体现。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刻板的授课方式并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反而则会让幼儿产生厌学和逆反的心理。而当游戏化教学模式一经实施,幼儿则是最大的受益者,游戏化课程现已成为幼儿获取经验、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开展游戏化课程时,首先要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为幼儿设计出更适宜,更有效,更能促进各层次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游戏方案,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主动,更积极的参与到游戏化课程当中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出一系列的游戏,并使其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并为幼儿营造一个愉快而轻松的教学气氛,引领幼儿进入一个充满欢乐和童趣的教学活动中,在游戏化课程中,教师的身份则是从以往的指导者转变为支持者和辅助者,在激发幼儿自主探究、主动探索的同时,让幼儿在游戏化课程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利用游戏教学来拓展教育维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幼儿学习一些知识,同时,也要让幼儿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游戏化教学的改革就是利用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创新,学会探索,学会钻研。
游戏教学,就是以幼儿的兴趣出发,让幼儿以玩游戏的形式来获取知识和能力,这是顺应幼儿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也是尊重幼儿成长规律的体现,作为教师,应从观念上改变教育思想,以幼儿的角度去设计课程,这样才能更容易走进幼儿的内心,从而真正的成为幼儿的“玩伴”。
结束语: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实施游戏活动,是提倡素质教育、兴趣培养和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幼儿获取生活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利用游戏活动来丰富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幼儿也会在游戏中分享快乐,体验成功乐趣。为了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教师也可制作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操作性、可塑性极强的玩教具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使用,以此来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并能促进幼儿间有序的合作,丰富的游戏活动可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何云天.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对策[J].写真地理,2020,(5):0215.
[2]曹娟.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0,(2):60.
[3]胡雨.浅析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策略研究[J].写真地理,2020,(1):0248.
[4]岳春晓.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20,(2):172.
[5]王志华.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J].学周刊,2020,8(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