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628400
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把“语文核心素养”定义为四个维度:“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笔者认为,其中“语言构建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课程素养,其他三方面都以此为基础。而写作可发展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还可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人文价值,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人教部编版九年级教材写作训练以议论文体为主,初步探讨现代诗歌的创作,该如何在初三学年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化学习的实用性,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让学生爱学作文,爱写作文。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过去的愉悦体验和认知冲突,及时触发动机和兴趣是十分必要的。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要求就“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的话题写一篇议论性文章。我搜集了有关沉溺电子游戏的新闻事件,选取了重庆沙坪坝区某中学学生通宵游戏后在铁轨上休息被夺去生命的事例,湖南武陵山区一沉迷于暴力电子游戏的少年,为了在现实中体验虚拟世界杀人的“畸形快感”,将女邻居残忍杀害的新闻;我县一位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因买装备需要资金,向爷爷奶奶要钱未果而杀害两位老人的事例。学生分小组讨论过度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危害,让学生明确,沉溺于网络游戏会产生“网络成瘾症”,对生活和学习失去兴趣,丧失毅力,导致学业下降;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严重者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当然,不可否认电子游戏会锻炼智力和反应力,但若不能把握好这个度,弊大于利就得不偿失了。此话题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他们讨论滔滔不绝,能依据具体语言情景有效进行口头交流。写作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写作时才会“下笔如有神”。学生通过形象的直觉体验,辨识、分析、比较,能用批判性思维审视作品,形成正确价值观。所以,创设情境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
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里了吗》一文,我要求学生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以一位新时代青少年的身份为这位远见卓识的大师附文一篇,谈谈当代中国人的自信力。写作之前,我精心准备了一段视频,其中有解放战争中江竹筠、蔡炳义、周银海等英雄事迹,催人泪下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鸭绿江战役,一百多中国士兵冻成冰雕的一幕幕。有2017年中国向全国人民交的一份答卷,天眼、高铁、全自动码头、计算机、最长跨海大桥等等,每一项都是惊世骇俗之作。整个观看过程,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学生神情庄重,时而义愤填膺,时而神情激动,时而热泪盈眶,当看完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时,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是发自内心的敬仰和赞叹,无需老师引导和启发,没有讨论交流,观看过程中学生在比较,思考,审美,其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下了“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千古绝句。也许,这是当时千言万语在无言中的最好写照。此情景的创设树立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了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也催生了学生“有话说”的欲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自我探索,尝试写作
学生由听、看到思,再到论,最后到写作。
其间教师只需点拨写法:议论文的观点要明确;围绕观点展开论述,选取适当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联系自己生活体验和当前现实来谈。要注意一是态度不明确,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骑墙态度,和稀泥。二是论说范围过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三是语言不简洁,拖泥带水。需要提高思辨能力,善于从现象中提炼观点,表达要一语中的。教师不过多进行指导,“一言堂”“填鸭式”“模板式”指导过于具体,束缚学生自由想象的思维,导致学生写作趋向雷同,干瘪、乏味,缺乏创新,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反思交流,及时应用
初稿完成,集体进行课堂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互读,评价、补充、修改,使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如学生相互评议时,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所读文章的中心论点,以此检查观点是否明确,再勾画事实论据有哪些,道理论据有哪些,这些论据是否能有力证明其观点,论据是否充足,若不充足就为其补充论据。
此品读交流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极大限度的发挥,交流的内容有同学自己根据反思的结果而确定,交流的经验是多向的。比如有一学生指出他所读到的同学文中 “我认为电子游戏并不会阻碍个人学习发展”的观点可能会诱导他人过多精力投入玩电子游戏,会导致学生学业受到影响,价值观倾斜。该生能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审视,探究发现问题,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在“论当代中国人的自信力”写作训练中,有学生品读到同桌能联系当今国际形势进行说理,美国等对我国虎视眈眈,这是因为我国国力日渐强盛,东方雄狮正在崛起,让某些“超级大国”恐慌,所以对我国进行制裁,该如何应对此局面,该生提出应理性冷静认识自身,我们虽发展迅速,但离超级大国还有距离,不能盲目骄傲,目前应依然各方斡旋,以发展经济为主……,该生提出建议,还应该补充作为一名中学生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实论据,听了该同学的品读和分析,我不禁连连赞叹,为写作者独到、有高度的见地,更为品读者超强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构建能力,通过梳理整合,能切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辨,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可见该生阅读储备量之大,知识面之广,语言构建能力之强。
综上所述,在语言应用和写作相结合的训练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设定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紧密结合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激趣、创写,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