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昆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坡头镇第二小学 云南省昭通市 657206
摘要:语文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提升素养的工具,小学学生认知成长旅途中阅读、写作、表达、交际的实现,都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关联。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新课改的启动与落实,有关小学语文教学层面的诸多要求、内容、目标、评价等均获得了较大调整与变革,这些改变与创新,使得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必然面临更多挑战,更大机遇。但是,就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整体开展情况而言,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诸如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教学活动乏味无趣,教学发展停滞不前等弊病比比皆是,对应的教学效率与新课改要求、学生预期均有着较大差距。基于此,教师应该切实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并加强研究、探析,根据存在问题,及时寻求变革对策,为确保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育而给予保证,引领学生在深度感知语文魅力,更好学习语文知识中获得认知蜕变,实现能力迁移,开启全新语文教学之旅。
关键词:当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语文是促使小学阶段学生更好学习知识,逐步提升素养的基础性学科。其对于学生认知夙愿的实现,发展需要的满足有着显著而直接的影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了确保不同问题得以优化与变革,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现状的关注,教材的解读,课标的剖析,进而切实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带动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体验中参与教学活动,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发展提升。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推进,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应该关注和重视的核心。但是,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在当下的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依然存在问题和弊端,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和塑造,更直接影响了新课改思想理念、目标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达成与凸显。
1.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能的提升,必须以师生角色定位转换为辅助,教学方式方法优化为驱动。但是,受到长期以来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依然以自我为主体,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体验、发展需要。教学指导方式单调乏味,教学指导内容枯燥无趣,总是以那些学生习以为常的素材、资源、案例为辅助,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心生倦怠,甚至萌生抵触心理。而且,与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相契合的教学指导活动的组织、设计、开展也是少之又少,导致学生只能按照固有模式、既定套路学习语文,其综合素养的培养,认知需要的满足,则犹如空中楼阁,语文教学的发展、实现、变革并未取得实质性效果。
2.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郁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在教学发展定位上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意向,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受到了严重束缚。课内,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机会较少,使得很多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严重不足。课外,由于辅助性学习资源比较匮乏,使得很多学生只能疲于应付。语文认知意愿也因为关注度不足、重视度不高而被严重搁置,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更是大打折扣。而这一切的直接诱因,便起源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足,认知夙愿不够迫切。
二、改变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时,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发展需要出发,尽力寻求有效对策,对应语文教学的方式、手段逐步变革,路径、导向全面优化,以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深度实践中逐步走出认知误区,更好学习语文知识。
1.构建鲜活而多元的教学生态,满足学生认知发展需要
多媒体工具强大的可视化、直观性功能,可以将学生引入真实、鲜活、形象、生动的认知视域,让学生在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特定情境内展开对于语文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获得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坚持如下原则:一是所创设教学情境必须是为教学目标服务,必须利于启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深层次思考;二是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应该为小学生所熟知;三是情境创设的方法可以单一运用,也可以结合运用;四是情境创设的时机要严格把握好,要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只有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切实创设生动而多元的教学情境,小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也会逐步得到凸显。
2.设计科学且有效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处于小学阶段的大多数孩子,对于语文学习中涉及的很多新知识、新思维、新问题都有着自主探索的欲望,积极探究的意识。此时,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对其施加引导,让学生在多元活动驱动下开展知识学习,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诸多教学活动中,最为有效的便是问题引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就学习中存在困惑,遇到的疑难等自主提问,并在师生、生生研讨中寻求解答,以达到激发学生热情,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而提问活动的开展,可以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也可以是针对教师的思路或者答案等进行质疑。在提问活动实践中,最初学生的问题可能简单、肤浅,但是时间久了,他们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深度,也就越来越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意图等。随着学生的理解逐渐深刻,语文教学的效率也会显著提升,学生的发展夙愿自会无限满足。
3.融入精准且充分的方法指导,塑造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应该加强对诸如预习、笔记、合作等有效性学习方法的引入,尤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感知教学内容,发现存在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寻求解答。针对不同学生在语文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其对于自己有疑问之处进行标记,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再去尝试解决。通过课前预习的开展,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文章的大致脉络,进而为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夯实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做批注、标注、做笔记等良好习惯,在自主探究、互动协作、交流分析中逐步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养,更好学习语文知识,更好领悟语文特性,深度感知语文魅力。
三、结论
总之,为了确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得以切实解决,教师应该从学生现状与知识特性出发,不断优化教学措施,切实创新教学路径,全面构建多元生态,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进而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重新审视小学语文教学之于学生成长、发展、认知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在更为科学、高效、多元、丰富的教学活动驱动下更好学习语文知识,逐步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冰.探究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8,20(17):190.
[2]韩维亮.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17(14):80.
[3]明邦东.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248.
[4]瞿红.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