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伶
45012219900XXXX522 广西 南宁 530105
摘要:线条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也是美术创造的重要基础,在小学美术课程中强化线条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线条认识和美术基础,提升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线条教学的应用必要性探究出发,分析了当前美术课堂中线条教学的常见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了具体的优化教学方式,以期促进小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线条;现状;对策
引言
线条是美术作品中的基本元素,美术创作过程就是各种各样线条的堆积过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线条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既能够启发小学生的美术能力,也能够促进美术课堂开展的有效性。利用线条展开艺术创作是重要的前提条件,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线条教学的重要价值,也没有从线条教学出发着力培养小学的美术素养,导致很多小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从线条绘制展开突破来强化美术能力。因此,本文从线条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出发,探讨将线条教学融入到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1线条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开展必要性
线条是小学美术课堂开展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基础作用和深层次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线条的基础作用表现在美术效果的表达,线条是由点构成的简单图形,稍加组合便能够变换成全新的图形,不同线条构成的不同组合形式能够表达不同的美术效果,例如,直线能够给人笔直或呆板的感觉,适用于僵硬的人物形象,常常用于现代动画绘画的制动中,而曲线则相对柔和,能够充分表现出水和风等特点,因此,常常被用作形容风或者水流等,由此可见线条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其美术效果的表达意境上;另一方面,线条的深层次作用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情感表达来体现,是美术创作者用来表现情感和价值的主要载体。在美术创作中,不同的线条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在《维纳斯的诞生》中,维纳斯娇媚的体态以及纱衣的灵动是由充满张力的曲线线条勾勒形成的。同时,线条还能够通过构建三维的轮廓效果来体现价值,例如,教师在教学正方形的轮廓绘制时,通常利用虚线区分虚实来创造正方体的立体感和轮廓感。
2线条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现状探讨
2.1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不匹配
一般来讲,线条教学作为培养小学生美术功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课时安排上占较大的比重。对于教学内容来看,小学不同年级教学内容中设计到线条教学的内部比例相对较高,线条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表现力和观察力基础上的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美学特征与艺术创造力具有重要影响,但纵观目前我国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来看,不仅没有结合线条教学的基础内容分配同等的课时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线条教学还缺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系统化设定,导致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开展的线条教学与高年级出现严重同质化现象,不仅无法提高教学内容,还无法深层次培养小学生对线条的感知能力,不利于美术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顺利开展。
2.2课堂教学忽略学生学习感受
线条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与基础认知来开展,通过切实的轮廓感受和情感表达来强化线条教学,因此,在小学美术的线条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课堂学习感受的培养。但从目前我国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情况来看,一方面,很多美术教师仅仅将线条教学停留在基础的认识层面,在教学中只教授学生简单的线条简笔画,忽略了线条美学特征以及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导致很多的美术教学内容都没有提取线条在作品中的重要价值来展开教学,对多媒体课件和精美教学道具的过度运用并没有起到教学价值,背离了这些技术的使用初衷;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将精力放在线条知识的讲解和教学案例的展示上,忽略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线条的真实感受,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线条知识的良好理解,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利于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3学生缺乏线条美术思维与学习兴趣
一般来讲,小学生对美术课堂比较感兴趣,对美术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也较高,但调查研究显示,小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热情正在减退,美术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具体来讲,一方面,小学生刚刚接触美术,他们对线条还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缺乏详细的学习指导,这种认知水平层面的匮乏导致很多小学生对线条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在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中,他们所接触的动漫和卡通都是富有色彩的动态形象,而线条教学则是依靠黑白色彩和简练的图形来展示的,小学生无法将其与美术进行有机联系,从而导致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造成教学效果的下降。
3小学美术中线条教学的应用策略探讨
3.1培养观察力,引导小学生构建线条思维
强化线条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就需要提高对线条的重视程度,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线条,哪些事物能够通过线条来完成,并对各种各样的线条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小学生主动发现不同形式线条的特点和组合规律,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培养小学生的线条思维,以作品展示和讲解为基础让小学生主动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艺术,分析经典作品中的线条特点,畅所欲言的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培养小学生的线条思维;最后,更要通过创造性的运用线条来强化线条思维的运用,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线条的自主运用,强化美术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3.2优化课时比例,构建系统化教学体系
线条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分配大量的课时为小学生打好基础,优化课时教学比例能够充分促进线条教学在美术课程中的开展,同时更要避免低年级和高年级美术教学中的同质化现象,以系统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来完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线条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资源整合,并通过教研会等形式将小学生美术课堂中的线条教学进行系统化的探讨,并通过构建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系统化教学体系来完善线条教学的美术作用。课时比例的优化需要美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的分析,充分认识线条教学在美术课堂的重要价值,以有效的课时配比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对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培育。
3.3运用线条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环节,引导小学生增强线条思维,加强线条的应用能力,主动运用线条展开美术创作是美术课堂的教学重点,只有通过线条认识美术作用的艺术价值才能够达到优化小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目的,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既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小学生认识线条的重要性,也要训练小学生主动运用线条展开艺术创作。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动漫人物入手以静态的动画形态来分析线条在绘画过程中的应用,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兴趣教学引导小学生主动利用线条展开训练,绘制自己感兴趣的美术作用,随后并通过比赛活动等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欲望,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体会美术线条的魅力,提升小学生的的绘画水平和美术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线条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美术思维,优化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价值,需要从学生主体、课堂教学课时分配以及教师主体等多方面不断优化,以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构建为基础强化教学实践的价值,以此不断提高线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小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方永渠. 对小学美术中的线描教学的几点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 000(034):177.
[2] 洪涛. 多元教学手段,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魅力——浅谈美术课的多样性[J]. 教育界, 2020, 000(006):54-55.
[3] 王晓龙, 王立军. 线条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 长江丛刊, 2018, 000(018):P.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