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莲
康乐县城东小学 甘肃省康乐县 731500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最为基础的课程之一。新课改后,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停留在学生认识了多少汉字,背诵了多少首唐诗上,其还要求在小学语文知识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中,教师不要生硬地进行情感教育,应注意对情感教育进行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情商,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引言:相对于传统教学工作,大众更加认可素质教育工作,而且教育领域中正在尝试着完善素质教育工作,力求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情感完善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之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情感的特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了学生对既定事件的看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端正自身的品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提高情感教育工作比重的作用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前,要对其作用进行有效的分析,明确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保证小学情感教育工作可以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古诗词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其不可能通过自身的能力理解古诗词,但是小学教师会进行古诗词背诵检查,这就导致学生对其进行死记硬背,但是这种方式不仅记忆的时间较短,还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内涵。而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诗词中情感解析,使得学生明确古诗词中的情感,以此对学生自有的情感进行充实,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加强古诗词对学生的熏陶。
(二)促使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在完成教学工作后,教师为加深学生对文章中相关情感的理解,会在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反复地进行文章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而在文章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整个文章的结构、语句的应用等各个方面进行思考,进而使得学生形成一定的文章学习方式,并在朗读中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另外,在课文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反复的琢磨,并进行提问,使得课堂形成一定的互动,构建有效课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积极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在情感教学中,教师不会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工作,积极对教学工作进行创新,并增加一些与情感有关的实践活动,这就使得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增加,能够使学生爱上语文教学,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1]。
二、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积极使用的多媒体资源
在明确小学语文中进行情感教育的作用后,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地采取相关策略进行情感教学工作,进而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而提升情感教学工作的质量。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是无法全面的理解文章中的情感,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查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有感情的朗读视频、制作动画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情感,加强对学生的影响[2]。
(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工作
教师要明白在情感教学中,学生的课前预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有效的进行预习工作,学生才能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掌握文章中所讲述的事件,浅显地认识到文章中文字叙述的情感内涵。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时,应避免学生进行盲目的预习,要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使得学生的阅读工作具有一定的方向,尽力去体会文章的内涵,确保教师在进行深一层的情感教学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会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联系,进而提升情感教学工作的质量。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多次文章阅读,明确为什么吃水不能忘记挖井人?以此为切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开展朗读工作,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
想要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会,要引导学生进行大声的朗读文章,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加入一定的感情,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另外,在课下语文教师要争取举行一些朗读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可以在朗读工作中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朗读,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朗读习惯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悟。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情感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明灯,教师是学生情感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以此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带领着学生体会情感。另外,教师要丰富自身的情感,以自身对情感的见解来引导学生,进而提高情感教育工作的质量。
结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以故事、短文等形式存在的,而语文是情感教育的温床,情感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依附于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自主地融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中,保证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而在情感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敦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工作,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情感。另外,教师也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情感,提高对各种情感的认识,以此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周晓夏.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
[2]刘彬彬.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