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点滴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刘梅琴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刘梅琴
         浙江省义乌市北苑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老师上阅读课不再是像以前那样照本宣科地讲读,而是以提问——释问的方式来理解课文。教师设计一连串的问题,学生跟着教师的问题一步一步深入。这样做看似没有硬灌给学生什么,其实教师早就挖好了陷阱,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他预先设计的陷阱中,达到他预想的效果。试问这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吗?他们的学习方式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吗?这不是在给学生“下套”吗?如何让我们的课堂脱离这种境地?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散思维,尽情言说
         这是低段阅读教学中应该尽力去做的,尽情言说可以开拓学生思维,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独特的阅读体验。低段的学生涉世不深,很多想法很天真,甚至有些可笑,但这正是他们心里真正想说的话,我们要让他们说,所以引导只是辅助手段。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老师在执教二年级上册《回声》时的片段:
         在引入课文,分段朗读读到小青蛙两次说的不同的话语时,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之后便开始发问:
         师:大家想一想青蛙说的两次话语气一样吗?为什么?
         生:不一样,他说的第一次话是赞美的语气,第二次话是问的语气。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从标点符号看出来的,是感叹号。
         师:说明他心里怎么样?
         生:第一次心里高兴,而第二次话是问号说明他心里很奇怪。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注意语气的不同。
         师: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想什么?
         生:哪里来的一只小青蛙在学我说话?
         生:那只小青蛙到底在哪啊?
         师:对,所以书上用了个什么词?
         生:奇怪极了。


         师:(板书“奇怪”)大家想一想:“奇怪极了”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奇怪。
         师:对,那他是怎样做的?
         生:他去问妈妈。
         整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学生就这样被一步一步引入陷阱之中。在第一个问题中,教师就已经把学生的思路框住了:“两次语气一样吗?”这样一问,学生所有的焦点都在语气上,如果教师以“你发现了什么?”来提问的话,这一个问题就可以把后面一连串的问题都解决掉,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尽情言说。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由于学生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教师的引导是很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的话,学生可能会无所适从。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找,去想,去说,最好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然做到这个很难,因为学生多,话也多,有时候你讲一句话,就被学生好几次打断,上课的思路被他们打乱。正是因为这样,很多老师即便知道学生有话要说,也不予理会,怕上课时间拉得长,课会被学生拉远。如果现在不予理会,那么渐渐地他们的热情就会被我磨灭,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也会渐渐消失。所以我尽量都让他们把心中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很多时候,他们的话总是让我有许多意外收获。
二、提出问题,培养能力
         到了中段的阅读教学,就要把说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上,同样一个问题,学生口中说出来,跟老师口中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老师口中说出,学生就会觉得难一点,觉得解决不了还有其他同学会解决。而学生自己口中说出的,就会觉得简单一点,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同学互相提的问题,他们会积极去思考提问者的问题,然后骄傲地举起手来回答。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很重要。
         教师在初读课文之后,设计自由提问的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把一些主要的问题出示在屏幕上。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还做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使学生的问题变得更加明确。这种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教学,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自由提问,释疑解难
         如果说在中段,学生还是在教师的搀扶下行走的话,那么高段的教学,教师就是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高段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对于阅读的方法差不多掌握了,所以现在老师的任务就是让他们能自主学习,合作解决各种难题,再有困难,全班一起去讨论研究。这时才真正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只有扎扎实实地去做,才能真正到达和谐课堂的境地,妙趣横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