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斯朦
211021199**6210846
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音乐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对于学生乐感培养的策略,老师要创建合适的音乐情境,并且要让学生们多听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组织小组之内的学生们合作进行学习。那么,高中音乐教学中鉴赏课教学就需要老师加大对学生们音乐视听的训练力度,并且规范音乐鉴赏的步骤,发现并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基于此,本文就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学生乐感;鉴赏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高中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应围绕提高学生参与度来开展与实施。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并将其落到实际教学中,改变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密切围绕高中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学习中促使乐感和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2 研究意义
(1)感知能力培养。音乐是耳朵的盛宴,是一门听觉上的艺术,应当根据听觉实现教学。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学会听音乐,感受音乐中的魅力,通过学生感受音乐形成过程,加强美的感知能力培养。因此,音乐课堂活动中,通过音乐作品感染学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1]。(2)表现能力培养。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表现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受到音乐教师的重视,通过音乐课堂激发学生表现欲望,让学生掌握自我表现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音乐表现,感受表现中的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愉悦感,激发学生音乐潜能,开展相应的创作活动,加深音乐知识体验。(3)创造能力培养。音乐是心情情感的表现,有着非同一般的魅力,当心情低落的时候,音乐可以抚平内心的创伤,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可以鼓励和加油,跟随着音乐的旋律,产生无限的遐想。结合中学音乐课堂活动,结合音乐知识内容,实现学生情感延伸,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想象能力。
3 提高学生乐感的策略
3.1 感知乐感
音乐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稍纵即逝。这种瞬间感很难让人把某个音乐片段连缀起来,这就需要具备很强的乐感才能理解音乐作品,进而产生审美的体验。基于这样的特征,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乐感的培养。然而,乐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需要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始;其次,教师应该从优秀的作品入手来保持学生的兴趣;最后,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联想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以学生的聆听为主。在聆听的基础上熟练地视唱,以了解作品的主题,再把乐曲贯穿起来,既易于区分出乐曲的其他部分,又易于对全曲结构的把握。感知乐感需要多种形式的介入,如对作品的评价,以及写作、绘画、表演等多种手段,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来,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乐感。
3.2 创建情境
老师们在教学音乐知识的过程中,要为学生们创造一定的音乐情境。创设音乐情境之后,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并且教师要结合教材当中的一些内容,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感受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并且沉浸其中,提高自己的乐感能力。培养学生们乐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们创建一种比较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轻松地进行学习,并且使得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乐感能力[2]。
创建情境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分角色的演唱,让同学们沉浸在角色中,对角色有不同的演绎,同时让自己对于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多媒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那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对同学们进行教学,并且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也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不同的音乐魅力,多观看一些视频和图片,提高自己的音乐乐感,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4 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4.1 音乐游戏教学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时开展游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传统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音乐乐谱的学习、音乐中的和旋以及相关的节奏练习受到传统音乐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显得较为枯燥和乏味。高中生在接受这样的音乐教学过程总是很难真正感受到音乐本身的美,甚至会对音乐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利用游戏方式开展高中音乐教学能够让高中生从传统的音乐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感受到音乐本身的美,并促进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审美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进行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认识到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本身具有较为鲜明的活泼好动、喜欢进行游戏和玩耍的习性。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游戏的手段让学生们游戏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之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2 拓展教学形式
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之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延展音乐教学的形式,将舞蹈等与音乐息息相关的部分引入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音乐课本收录了许多与舞蹈相关联的音乐作品,且高中生表现欲强,教师在教授音乐知识时可将相关的舞蹈知识顺带教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进行表演[3]。而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之下,教师可以非常直观地将舞蹈形式引入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领悟舞蹈的魅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在高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同样可以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之下,通过改编歌词、freestyle创作等形式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设备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教授专业的音乐知识,还在于借助多媒体设备提供的各类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再创造和重构,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寓教于乐,在创作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4.3 加强实践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音乐教育本身就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思维的创造力,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就会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样,学生就会在获得音乐知识与掌握技能的同时,发挥自己的音乐创造才能。所以,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启迪学生的智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如在教学某首歌曲的同时或者让学生学会歌曲后,要求学生能够依据歌曲的主题、旋律、意境等进行即兴创编,或者以律动、歌表演、集体舞形式表现歌曲。
5 结束语
在高中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们的乐感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同时,乐感和鉴赏能力也是高中音乐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习中,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以及新课程改革教学的要求,对同学们进行教学,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们的乐感以及音乐鉴赏的能力。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们的乐感和鉴赏音乐的能力,让同学们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同时,教师也应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参考文献:
[1] 白海英.浅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之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8):244-244.
[2] 魏军.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2):140.
[3] 丁艳双.浅析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