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军
青海省西宁市七一路小学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好学生英语学习的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习惯培养 综合能力提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这样描述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然而,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从一年级开始的教学,老师们在培养学生能听懂、能说出口的能力的同时,肯定也在关注他们是不是能够认识所学的单词,能不能认读所学的句子。尤其到了二年级,开始学习字母的书写和认读,从此,英语教学貌似才有了真正的意义,教师的教学关注度同时也转移到了学生的书写能力的培养。之后呢,到了三年级开始,随着对教学质量评价的介入,教师对待英语教学范围更广、内容更多、期望值也更高,而此时学生能不能听懂、会不会说、读不读的流利、认不认识单词和句子、有没有背会和积累一定的语言知识,如单词、特定的句型等等就成了整天困扰教师教学的事情,毕竟考试测评的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运用。
通过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我想谈一谈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背”习惯的培养。毕竟英语学习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想让学生拥有这些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习英语时的这些习惯。
第一,我们先说说“听”的习惯。老师们肯定都很重视,从起始年级就会给学生布置听录音的作业,课堂上也会进行大量的语音输入练习,包括教师课堂指令的形成也是培养学生听的习惯的过程。但是,“听”的习惯,我认为不能局限于学生是否按时去完成听的作业、是否能够听懂教师的课堂用语,而应该拓展到英语学习过程中“听”的规矩、技巧等的培养。这样才可以更全面地培养学生听的习惯。比如,每天都需要学生听当天学习的内容的录音并跟读,这就首先需要建立起这样的规矩,明确告知学生,无论老师是否口头或当面布置了家庭作业,每天必听所学内容是每天需要坚持完成的一项英语学任务。另外,需要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语言知识,训练学生听的技巧。比如,学习到描述一件物品的语言时,要刻意培养学生听关键词的习惯,这些关键词无非就是大小、形状、颜色,那么在教学时,就要培养学生这种听的习惯,根据语言知识,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会“听”的习惯。其次,就是要在课堂上建立“听”的规矩,确保每位同学在听课时都能听得清、听得懂、听到后能有反应。
第二,“说”的习惯培养。
说的习惯我认为需要针对不同差异的学生区别对待。由于学生性格特点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学生喜欢开口说,善于说也乐于表达,而有的学生则不然,胆怯、害羞、自信心不够等性格原因都会导致这一部分学生在说英语上存在很大困难和阻力。这也是很多中国学生口语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的原因之一。所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也是英语教学中需要很重视的一个环节。首先,要让学生会说,而且要理解自己说的英语表达的是何意义,这样的说才是有价值的。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情况,重点发现哪些学生不会说、不愿说。同时,要让自己的教学有趣且能达到教学目标,要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会说所教的语言(单词和句子)。其次,要设置有意义的、分层次的练习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己语言能力的范围内把该说的说出来,避免丧失说的积极性和兴趣。另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对待“说”英语有困难的学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从最简单、最容易的句子或是对话训练开始,一点点地逐步培养他们说的习惯,而且还要掌握好科学、适时的评价,以促进他们的“说”。
第三,“读”的习惯的培养。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读英语的时候就和读语文一样,不仅仅就是平淡的读,也不仅仅就是会读,更应该是流畅的地读,甚至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的程度,而这一期望值往往只实现在少数同学的身上。目前其实我们需要做到的应该是如何让学生每天都能有时间去读英语,老师们每天都会要求学生读多长时间的英语,听录音跟读课文、读单词等等的读的作业,还包括课堂上不同形式的读的练习,都旨在培养学生读的习惯,提升读的能力。可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却效果时好时坏,多数时间是表现平平。我觉得“读”需要长期的坚持,而且还需要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来培养学生读英语的习惯。比如,每天课前领读的人班里的同学轮换着来,要每位同学都有读的机会,也有读的紧迫感;每天读教材的课文和单词外,添加一些经典的英文名言警句或是短小的诗歌,现在借助网络平台或者手机APP能收集很多特别美妙的英语短句,这些都可以作为读的内容去让学生们通过读的方式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加强歌谣、韵句的读,让读变得有生机有活力;从一开始训练学生读,就应该重视语音、语调、语气的模仿,让读变得有意义;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语言知识储备和能力的提高,还应该重注学生自主读的习惯培养,无论是预习还是新课,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去读文本、理解文本、学习文本,这种读的习惯培养也不容忽视。
最后,再说说“背”的习惯。这个应该是学习英语中最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头疼的。26个英文字母背不下来,单词也背不会,记不住怎么写,学过的语言知识也背不住……,总之有一部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总是让老师很无奈。我认为,“背”这个习惯,需要在以上三个习惯的积累上做好铺垫,还需要从学习英语之处,培养学生“认”的习惯和能力。因为认都认不住,更久别提背和记忆了。认字母长啥样、认单词有哪些字母组成等等“认”的习惯的培养是奠定“背”的基础。
指认、认读这些最基本的听读结合训练和学习习惯、方法的培养,就需要老师们从一开始引起重视,形成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背的习惯,形成适合自己记忆的习惯和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以后更长时间的英语学习作保障。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