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锋
宝鸡中学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重视知识型人才。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对于物理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配备的师资力量也越来越雄厚,但是对于物理习题解题技巧以及方法的教育方面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大部分物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物理习题解题技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固有的思维障碍。对于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教师就应当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这样才可以为学生的进一步提升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先讨论了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笔者的一些思考,探讨了如何有效突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障碍。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解题能力;习题教学
1高中物理习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
1.1重解题、轻体验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现阶段的物理习题教学中存在重解题、轻体验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是为了解题而解题,并未深入了解解题的过程,忽视了对科学素养的培养。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大多数习题都是给出已知条件,求解未知的物理量,这种物理习题教学模式比较抽象,学生无法从中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快乐,没有掌握物理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物理公式和物理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物理公式,一旦物理情景变化,难度略有增加,学生就会无从下手,解题效率瞬间下降,并存在较多的思维障碍,导致学习能力无法提升。
1.2机械记忆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采取题海策略,通过大量物理习题的解决,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的解题策略,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大部分学生无法灵活运用,只能解同一类型的物理习题。通常,教师要求学生以同一类型的习题作为基础,进行大量的演练,最终掌握物理习题的解题方式,这种解题方式一时有效,但是学生对于物理习题无法实现真正的理解,无法将物理教师讲述的内容深刻理解。教师要注重学生在物理习题解题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物理习题的解题实现质的飞跃。
2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策略
2.1 改进物理教学的方法,促进解题能力发展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一个关键就是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否有正向的培养。课堂开展的进程中主要内容还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推进新课的进度,可是采用一般的传统物理教学方法学生只能感受到知识的理论性极强,想要掌握却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需要选择更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教法。只有学生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物理解题的过程中才能更加的迅速、快捷。比如说,在学习《万有引力》这一单元的时候,主要是围绕天体运动进行讲解,而关于天体的知识其实是非常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将学生带入课堂环境中的。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学生对天体奥妙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开端,教学过程中穿插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展望,采用问题引领,思维驱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本来就很有可能因为知识的复杂性做不到完全掌握上课所讲的内容。而在课堂过程中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进而在学生物理解题时有足够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支撑。
2.2结合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需要教师结合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充分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工作落实到位,不断帮助学生掌握多角度、多方面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习题解题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计算火车在关闭发动机后所能前进的距离时,就可以结合一题多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别应用牛顿力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等多种方式求解,进而使学生在通过三种解题方法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更好发挥出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比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和发现哪种解题方法可以快速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提升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在让学生解决汽车刹车位移和行驶速度的问题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一题多解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决。一是可以套用基本公式来解决习题问题;二是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和推理的方法来解决相应的习题问题;三是可以采用图像法求出三角形面积,并且在结合三角形面积的相似性对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刹车除速度和位移问题进行解决。
2.3多题一解,建构模型
高中物理题目很多,但许多题目都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分析题型特点,归纳题型规律,认真建构物理模型,总结、提炼解题方法,力争多题一解。这样一来,既形成了解决同一模型的共同方法,同时关注不同题目物理情景的差异,有效提升解题能力。
3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构建思维能力,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多种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增强学生习题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大化.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0):43-44.
[2]熊小燕.浅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20(09):88.
[3]沈赛华.物理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机制分析[J].智力,2020(24):71-72.
作者简介:
张永锋(1967.12-) 男 汉族 陕西省宝鸡市 凤翔县 宝鸡中学 高级 研究方向:高中物理 196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