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策略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杨洁婷
[导读]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头脑中的反应。

         杨洁婷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穆村镇中学   山西吕梁  033300
         摘要: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头脑中的反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能够正确理解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学好公式、定理、数学法则与思想的基石,概念清晰是提高解题能力与解题速度的关键一环。数学概念课教学既是数学基础也是数学核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课;课堂教学
         数学概念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定理、公式的逻辑出发点。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而且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文字,学生在理解方面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认真探究概念课程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认知程度。
         一、数学概念的含义
         数学概念是事物在数量与空间上的本质属性,是通过实践在数学研究的对象众多属性中发现其中本质属性从而概括形成。它是进行数学推理与判断的依据,是数学思想的出发点。
         二、提高初中数学概念课效果的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导入概念
         概念的导入是概念课的首要环节。数学概念的发生与形成过程都不同,导入方法也就不同。教师在进行概念课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情况与学生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导入概念,抓住学生注意力,唤醒学生思维,使学生可以保持最佳状态参与概念学习。
         1.1实际生活情境。生活处处是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与生活、学习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阐述与理解数学概念,理论联系实际,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1.2问题导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概念,便于学生更加具体、形象、深入地理解概念。
         1.3类比引入。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体系,知识连贯性强,大多数概念都是产生于或发展与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新旧知识相连、相似,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入概念,便于学生在思维中把知识与技能从已知对象中迁移到未知对象中,便于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
         2、观察探究,形成概念
         以观察、分析与归纳的方式概括事例的本质属性,这是概念形成一种形式。数学概念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进行主动构建,从而自主揭示出概念的本质,在交流与反思中实现对数学概念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形成完整概念。
         2.1分析概念基本要素。数学概念是用最精炼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生搬硬套,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注重探究、分析、交流与归纳,找到概念中的关键词,理解概念中的基本要素,再与同学交流探讨或者教师点拨,达到真正理解概念的目的。
         2.2交流归纳概念本质。

语言交流时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重要途径,在学习概念的最初阶段,学生对概念有些模糊,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与同学交流、发现,用自己组织语言归纳、总结,在课堂展示,在教师的指导和其他学生的补充与完善中,逐步用精确、精炼的语言定义数学概念,这是对概念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对概念的应用过程。
         2.3要点深化概念。概念不仅有它的内涵,更有外延,明确概念中的关键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概念要点与特定元素,通过辩证分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最终形成认识概念--明确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的完成概念认知过程。
         2.4比较区分概念异同。有比较才有鉴别。初中数学的概念理论性较强,更加抽象,将概念与学生熟知的实物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中规律,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学习与思考。
         3、辨析练习,强化概念
         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的目的还是能够运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解决过程中,又对概念加深与巩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运算、推理、证明及解决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概念。
         3.1习题练习强化概念。数学习题练习是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概念的途径之一,关乎着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巩固与解题能力。形成数学概念后,要求学生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进行训练,在完成后讲解思维方式与解题方法,在讲解中反思,达到强化的目的。在讲解过程中,还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教师也能通过学生讲解了解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与障碍,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3.2解决问题升华概念。数学概念都离不开现实世界,也离不开实际生活。在概念形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概念解决,这也是深入理解概念其中本质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纠正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偏差,提高学生对概念运用的灵活性。
         4、及时检测,应用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概念也是如此,教师不仅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怎样构建概念、认识概念,更要掌握概念去创造性的解决为,发挥学生的才智,张扬个性,巩固概念,提高学生概念的运用技能。在当堂教学结束后,安排适当的当堂检测题,巩固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增强应用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彰显数学其中的魅力。
         结语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教师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根据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更好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报销掌握数学概念,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数学思维。教师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还要对概念进行及时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概念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更加便捷的利用概念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艳春.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8,7
         2、陈永保.浅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J].科教导刊,2020,5
         3、王江北.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2
         4、李继龙,谢庆.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方法漫谈[J].信息周刊,2019,7
         5、余新丽.浅谈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J].课堂内外,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