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2期   作者:杨彩云
[导读] 小学数学是比较基础且实用性的学科,学习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杨彩云
         盐城市响水县周集实验学校 江苏 盐城 224600
         摘要:小学数学是比较基础且实用性的学科,学习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打造高质量的小数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关键词:计算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明确指出,小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迅速的计算能力,灵活地运用计算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深度的钻研,提出可行性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计算的结果,而忽视了思维的构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逐渐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如何通过思考来形成简便运算,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从而构建学生的计算思维。
(二)学生的计算失误频发
         在进行计算过程中,很多学生频频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1]。一方面是学生的轻敌心理,认为题目简单不重视,导致马虎;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计算思维存在欠缺,计算技巧运用的不正确。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启发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2]。从同一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能够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一道例题来让学生探索简便方法,如10+10+10+8+10+10=(  )。通过学生们的认真思考,得出了以下的几种方法:
         ①10×3 + 8+10×2=58   ②5×10+8=58
         ③10×6-2=58           ④4×10+10+8=58
通过学生对这道例题的多角度探索,打破了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使知识得到了正确的解答,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可以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思维是一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智力因素,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且形成新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教材来带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置探究任务,让学生提前探究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式。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周长是多少?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得出5+5+5+5=20厘米;5×4=20厘米。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周长是多少?6+4+6+4=20厘米;(6+4)×2=20厘米;6×2+4×2=20厘米。一道题目其实有很多种算法,学生在经过了思维以及总结之后,就会找到最简便的方式,将题目计算的又迅速又准确。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严谨性
         在进行数学运算时,首先学生要对具体的题目进行分析,并通过思考找到合理的解题思路,再列算式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思考错误或者列式出现差错,出现数字写错或者计算不仔细等情况,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失误,整道题目计算失败。为了避免学生做无用功,也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计算严谨度,避免学生出现不应该的计算差错。
         在学习《运算律》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举一些容易出错的例子,强化学生计算的严谨度,从而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身体能力以及检查能力。例如:9.74-(5-2.74)、24x3x5。
         强化学生的审题能力。在遇到这两道题目时,学生会觉得非常简单,很多学生可能觉得一下子就能够将题目解出来,于是将9.74-(5-2.74)计算成了9.74-2.74-5,这样的计算显然是错误的。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对于运算律掌握的并不熟练,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的马虎导致的,以为可以用到简便算法。而对于24x3x5这个算式,很多学生可能脱口而出300,这也是错误的。根据数字特性,25x4=100,但是很多同学会由于粗心大意,将25x4的结果也看成100,于是导致计算失误。
         强化学生的检查能力。在计算完题目时,学生要培养自己检查的习惯[3]。因为数学的数字很多,在计算时很可能因为粗心大意出现马虎的情况,所以要养成计算完毕进行二次检查的习惯,来确保计算的准确。
结语: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石秋香,赵雅婷,王丽影,蔡宁.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J].办公自动化,2020,25(23):46-47+64.
[2]付卓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教育革新,2019(11):58.
[3]陈芸芸.乐算·选算·巧算:小学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实践与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