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2期   作者:曾庆坤
[导读] 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的必备数学素养之一
        曾庆坤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福安小学
        摘要: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的必备数学素养之一,它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效,也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为满足“以生为本”的教育要求,以数学课堂为载体实现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培养。文章从多个角度展开探析,抛砖引玉的提出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对策
        逻辑思维能力犹如一把“金钥匙”,它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世界与数学世界的大门,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接触、学习、利用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帮助。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现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培养呢?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有序观察感知材料,建立逻辑思维基础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出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它们对直观的、颜色鲜明的、层次清晰的感性材料更容易接受。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特点,基于此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数学观察,在观察之中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这样能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从所看到所想变得清晰、条理,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
        如在学习“数一数”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排列、组合的图画,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观察。有的学生会自上到下的观察,有的学生则会从左到右的观察,还有的学生会就数目的多少进行观察、就数目的形状进行观察。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表达描述,给学生表达、发言的空间,从而让学生在表达中转化所观察、所思考,建立逻辑思维基础。
        二、进行知识框架建构,理清知识逻辑顺序
        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错误记忆数学知识的概念、符号等,导致数学知识框架松散,知识记忆不立体、不完整。这样很容易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因此,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构清晰、具体、完整的知识框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数学知识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们以思维导图为指示不断将各数学知识对位到具体的框架之中,有效理解、有效感知,理清知识逻辑顺序,实现逻辑思维发展。
        如在学习“单位换算”时,教师可以呈现如图思维导图,清晰而又立体的展示相关知识,理清学生的数学知识框架。
        三、进行典型范例分析,掌握基本逻辑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仅仅将关注重点放在他们有思维,更要求教师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要让他们会思考。为达到这一目的,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选择典型的数学题目,带领学生集中分析题目,启发学生在数学题目思考过程中的各种思路,从而渗透数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逻辑方法。这里所说的典型题目主要包括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数形结合等。


        如就一题多解的经典例题,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思考、解答问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
        如就题目: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48km,用同样的速度从A地到B地行驶6小时,A、B两地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我要求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该问题,有的学生从每小时行驶多少km入手思考,有的学生则从两次所行时间关系思考。无论那种思考方式,学生都打开了数学思维空间,能够理解一题多解这一数学思想,进行有效数学学习。
        四、培养数学空间观念,深度发展逻辑思维
        空间想象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思维形式,它贯穿学生数学学习的始终,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过程,实际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形成空间意识。
        第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模型等,让学生从实物入手形成几何形体的结构特征,这样学生在不断的观看过程中能够初步形成形体意识;
        第二,教师要训练学生脱离实物和模型,让学生从简单的几何图案、文字描述和简单图形,想象出对应的空间画面;
        第三,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几何空间教学,通过动画直接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观看、抽象理解。这样既能够补充数学课堂的内容,又能够提升学生注意力,在发展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基础上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五、动手操作,强化逻辑思维形成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小学生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让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形成。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改变教学重点,不要用抽象的理论去引导他们学习,而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让他们实践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思考、去探析。
        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为让学生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理
        清该知识重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动手操作,参与到“购物场景”之中。直接的接触、使用人民币,学生动手操作,所获得的学习认识会更深刻,逻辑思维的形成也会更有效。
        结束语;
        总之,数学以逻辑思维为主。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抓住数学学科特点,采用复合小学生认知与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条理清晰、思路正确的迈入数学世界,才能够让孩子赢在起点,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阮燕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J].福建教育研究,2020(04):87-88.
        [2]杜利明.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魅力中国,2014(11):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