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敏
身份证号:51160219860409****,成都 6101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公路桥梁应急处置流程的分析和安全运行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公路桥梁应急处置的建议,有利于提高公路桥梁的应急处置能力。
关键词:公路;桥梁;应急处置;安全;机制建设
一、引言
交通运输部要求各地方要加强对道路和桥梁的养护管理,保证各地方公路和桥梁的维护和管理,始终是各地公路和桥梁维护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求相关部门对系统安全行车桥梁要负起明确的责任,落实资金加强监督,确保桥梁安全运行。应急处置系统是公路桥梁安全运行十大系统之一,是公路桥梁维护运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桥梁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2.1桥柔自身技术状况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桥的数量也迅速增加。随着使用寿命的增加,桥梁本身的技术条件也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还有2万多座危重公路桥梁,桥梁技术状况是影响桥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
2.2公路桥梁与环境的矛盾
目前使用的许多道路和桥梁都是1990年前修建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交通量快速增加,特别是一些路桥设计载荷标准偏低,在目前交通拥挤的情况下出现超载运行。有些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经济条件和设计理论的限制。例如双曲拱桥,空心板桥等桥梁的结构无法满足目前车辆通行的要求。
2.3突发事件的影响
公路是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化学危险车辆和重型车辆占公路交通事故的很大一部分,特别是一些恶性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公路桥梁的安全运行。此外,地震、洪水、火灾、船舶碰撞等突发事件,也会影响桥梁的安全。
三、桥梁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少应急资金
受预算管理体制的限制,目前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执行的是年度维护工程预算计划。桥梁抢险事件发生后,即使按照作业程序审批桥梁维修改造施工图的设计,由于资金预算不足,也不能按程序实施工程,必须在资金计划下达后实施。
3.2应急抢修流程复杂
按照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实施招标投标法律及其他有关规定,紧急维修项目可能直接委托建设单位批准后,或建设单位可能不会选择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但目前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桥紧急维修按照正常保养工程审批流程的早期阶段,工程项目施工计划、施工图设计、订单计划、招标项目实施,过程复杂,长时间,并不适用于应急修理项目实现的桥。
3.3缺乏应急处置长效机制
新的《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活动的监督检查。但目前,全国公路管理体制既没有"区域管理",又没有"系统管理",桥梁应急救援缺乏地方政府和公路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
四、公路桥梁应急处置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4.1个体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触电事故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环节
在建工程与外部高压线路或防护装置之间的安全运行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临时架设不采用TN-S系统,不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求;未能遵守手提电动工具的安全操作程序;灯具的金属外壳不作零连接保护,在防潮操作结束时使用安全电压;非专职电工临时操作用电等。
(2)预防措施
a.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装、维修、拆除,由专职电工完成
b.避免工程机械设备或钢架接触高压电线。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禁止强行施工。
c.采用集成TN-S系统和漏电保护系统组成一个电击保护系统,形成两道电击防护线。
d.不得在高低压管线下进行施工、架设作业,破坏建筑物内搭建生活设施或堆叠构件、材料等杂物。
e.配电冷却器和开关箱应合理设置,避免不良环境因素和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坏。安装位置应避免污染介质、外界固体冲击、强振动、高温、涩湿、水飞溅、易爆物体等。
f.下雨天禁止室外用电作业
按照要求,做好各类电机和照明相关的接地或零保护,确保其安全使用。
2、机械伤害事故
(1)施工现场可能发生机械损伤环节
机械设备未按说明书安装或按技术性能使用;机械设备缺乏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灵;对运行中的机械进行修理、保养、调整,未按操作规程操作的;机械设备的运转会引起疾病。
(2)预防措施
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无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a.按机械规范验收,验收即可使用
b.将机器操作人员卡贴在岗位上,工作期间要坚守岗位,按操作规程操作,遵守劳动纪律。
c.在操作和操作机械时严禁进行修理、保养或调整操作。
d.机器设备应及时维护,当发现有失去保护、年久失修或超负荷带病运行情况时,应立即停机。
4.2火灾、易燃、易爆物品爆燃或爆炸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火灾的主要环节
因过载或短路引起的火灾;电加热设备和照明灯具的使用不当会引起火灾,大功率照明灯具与易燃材料的距离过近也会引起火灾。住宿临时电拉不规范,有乱拉乱接现象。在宿舍生火做饭、吃饭、加热可燃物质等。
(2)预防措施
a.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用电设备的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架空敷设时导线的安全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
b.电气操作人员应认真执行本规范,正确接线,接线柱应压实。
c.现场使用的电机严禁超载。电机周围无易燃物质。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d.严禁使用电炉。使用碘钨灯时,灯与物物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0cm。严禁在室内使用超过60W功率的灯泡。
e.危险作业要实行防火证制度,并有人看守,周围不得有易燃物品,并配备防火设备。
f.施工现场及搅拌设备等高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五、各类事故的处置程序和抢险措施
5.1处置程序
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施工现场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或现场抢劫教,同时最快的速度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救援区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按照规定将事故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项目部门开发了一种消防安全访问和安全疏散路线图,并确保顺利通过,在突然紧急的情况下,通过特殊的命令和事故应急救援的紧急疏散无关人员,根据不同的事故,明确疏散方向,距离和集中的位置。
5.2报警和联络方式
在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紧急教学辅助队在现场教学,救援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报警,如有伤亡,拨打“120”紧急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如发生火灾,拨打“119”火灾报警电话和公司报警电话。
六、结语
提供安全便利的出行环境是施工建设单位的重要职责,也是实行“三严三实”的重要举措。施工单位要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地方政府,推动建立应急处置长效机制,落实应急资金,简化应急养护流程,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外出安全。
参考文献
[1]mcH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S].
[2]交通运输部.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交公路发[2007]336号)[Z].2007
[3]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3]321号)[Z].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