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云
新安县自然资源局 邮编:4718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真正到来。大数据时代的直观表现是海量化的数据资源呈现和精准高效的数据处理,大数据技术也客观上推动档案管理的变革。本文以城市基建档案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基建档案管理模式的相关变革,以期实现大数据应用优势在城市基建档案管理中的充分发挥,构建现代化的基建档案管理模式和体系,带来档案管理的高质高效。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背景;城建档案;管理;利用前景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容量越来越大,由此也形成了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而这特殊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正是一座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所谓精神风貌,主要是指城市当中由科技、宗教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综合在一起的社会化习俗。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模式,是一座城市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特点。
1大数据应用于档案管理的意义
基建档案是档案类型之一,是建设的资源指导。涉及到建筑的规划、施工使用,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项目不断增加,基建档案管理承受着较大压力。而回归到档案管理的意义,其是建设发展的参考资料和指导材料,直观反映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指导建筑物的规划与维护管理。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终端媒体发展迅速,大数据在数据存储、数据整合、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利用中优势明显,更契合档案管理的新要求。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手工操作、人工分析等已经无法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因此,大数据指导下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档案管理优化的必然举措。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建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前景
2.1完善基础设施,开发管理系统
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以及发展中,要重点发挥各类软件系统以及硬件设施应用价值,相关管理部门要整合各项资源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档案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要注重购置更多数字化应用设备,通过智能化硬件设施应用转变传统单一化的人工操作。比如通过折图机对传统人工折图进行替换,能提升整体操作效率,节约充足的人力资源,还能推动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发展。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发应用功能多样的管理系统,对管理应用系统各项功能予以丰富,在现有档案录入、检索、查询、统计等功能基础上,要注重对物联网、大数据等各项信息技术应用进行分析,规范化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档案管理具体情况进行定位,监控档案存放管理条件指标,比如较为重要的温湿度指标。还要深入拓展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深度,将传统被动化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服务模式,探究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数字化管理方式。
2.2注重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城建档案管理思路已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城建档案管理主要由精准化小数据构成,为了提高数据的多样性,保证数据完整,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现有的工作方式做出改变。从思路转变出发,正确认识城建档案数据的核心价值,即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深入发掘数据潜在价值,发挥档案数据库的真实作用。为了实现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按照以下两点进行改进:①加强对档案数据库的开发。由于大数据技术涉及多方面,城建档案管理应引入大数据技术,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合作,与技术研发单位协同展开数据库的开发,共同建立数据分析和资源开发工具。对现有的城建档案资料展开分析,整合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做好档案分类管理工作,落实城建档案数据库研发成果,及时向公众公开发布数据库的使用规范,为各城市的城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和档案数据库的高效利用提供便利条件。②完善资源建设,创建信息平台。
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将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创建城建档案管理系统,让纸质档案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对城市建设中重大项目档案进行专项验收,保证该项目档案及时收集归档和规范整理。重视对城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明确档案内容的价值不仅存在于历史记录中,这些珍贵的资源也会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数据参考,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应重视对档案资源的利用,树立服务意识,向大众开展优质化档案服务,在提升城市建设档案开发水平的同时,深入挖掘出更多有价值和意义的资源信息。
2.3建立档案数字化标准,提高档案数字化质量
首先,根据现阶段城建档案数字化发展的趋势结合《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DA/T31-2017》和《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GB/T50323-2001》,以建设城建档案大数据体系为目标,建立健全城建档案数字化、数据著录标准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在城建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明确实施标准,切实保证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同时应定期开展人员技术培训教育工作,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当前的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基础知识,正确操作相关数字化软件,提高城建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效率,同时确保城建档案的安全性。其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档案数字化加工方式。城建档案数字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档案的高效、安全管理,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加工和整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应选择科学的档案数字化加工方式,加快数字化信息转化的速度,同时确保加工的质量。最后,城建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建设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档案数字化标准,提高档案数字化质量,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齐全性。
2.4防患未然,加强档案管理的安全建设
档案数据关系到城市的后期规划与发展,因此档案数据的安全保护必不可少。大数据对应的是信息化的传播,必须做好档案的安全保护,这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前提。数字化、电子化的数据信息要想有效应对网络攻击,需要多管齐下。一要强化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杜绝人为的信息数据更改与损毁,确保机密信息不人为泄露,积极做好档案的网络风险防范工作。二要强化档案管理的物理保障,引入安全系数更高、性能更稳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处理软件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控。三要最大限度确保档案管理服务终端的安全,做好档案数据调取及档案数据查询等关键环节的安全防护。
2.5面向社会加强城建档案的宣传作用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甚至绝大多数社会群体对城建档案的重要性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极大影响了城建档案社会功效和作用的发挥。由于大多数人没有通过宣传渠道认识到城建档案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没有充分利用到城建档案资料。所以除了要对内部员工加强多层次、多方位的组织学习之外,还应加强面向群众、面对社会的全面宣传工作。开展宣传不仅要做表面上的工作,更要抓住学习精髓,循序渐进,慢慢渗透,比如在公共场所及媒体平台投放关于城建档案的公益宣传广告。城建档案社会化作用的宣传工作势在必行,只有宣传工作开展到位,才能加强人们对城建档案的重视程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建档案数量大幅度增加,我们要了解影响城建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原因,积极面对问题,强化思想上的认识,以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正视困难,从而完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为城建发展提供优质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玲.建筑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收集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建档案,2020(2):73-74.
[2]郑立梅.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研究[J].国际公关,2020(2):173+175.
[3]李玲.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基建工程档案建设与管理[J].城建档案,2020(1):24-25.